繪畫,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繪畫活動是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幼兒創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們樂于用畫畫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內心意愿,在創作中發揮潛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著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么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繪畫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組織教育活動,科學輔導幼兒繪畫就更顯得重要了。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它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喜歡繪畫這一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開展創造性繪畫活動,讓幼兒將觀察到的事物,賦予美好的情感去聯想、加工,并以幼兒獨有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來,從而活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的智力。如在何繪畫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呢?我進行了一些探索,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創造性繪畫的基礎。
繪畫活動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創造,要引導幼兒在繪畫中發展創造力,首先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經驗,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做創造的基礎,創造就成了無米之炊,閉門造車,孩子們除了模仿老師沒有其他辦法。生活中,我們帶領幼兒接觸博物館展覽館、公園、動物園、商店等地方,要讓幼兒通過觀察積累,在大腦中儲存各種表象,要了解太陽、小草,大樹、房屋、各種小動物等等,結合具體環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所感知的對象、用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幼兒思考、想象,引導他們有順序地感知事物、景象的色彩、形態,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表象,使幼兒在創造性繪畫中能夠依靠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再造想象、創造想象。例如:我們在室外游戲時,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大樹,了解樹由樹干、樹枝和葉子組成,樹葉是綠的,樹干是咖啡色的。在講完故事聰明的烏龜后,拿出烏龜的圖片,讓幼兒認識烏龜,知道烏龜的形狀、特征和習性。只有孩子們的腦海里有了各種事物的生動表象,才能使孩子們在繪畫活動中能依靠頭腦中的這些事物,來把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情感來表達出來。比如孩子想畫小魚,孩子知道小魚是生活在水里的小動物,腦海里有魚的形態、特征,這樣才有利于幼兒創作繪畫作品,不會一味的模仿范畫,限制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親近自然,多參加戶外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的經驗和創作靈感,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會隨機觀察,豐富自己的視野,積累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各種美好的體驗保存在頭腦中,為繪畫創作提供了源泉和基礎。
二、繪畫內容的選擇要留給幼兒想象的空間。
繪畫內容的選擇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說老師給幼兒的創作內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兒可能有的想象,幼兒的創造力便無從發揮。所以,內容的選擇要給幼兒留下想象的空間是創造性繪畫的前提。我們遵循這一原則,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幼兒選擇了"未來的汽車"、"小樹葉的旅行"、"會變的圖形"、"手的造型聯想"等幼兒感興趣的繪畫內容,效果都不錯。如在"小樹葉的旅行"這個內容中,一片小樹葉隨著風兒來到了天空、海洋、城市,繪畫的內容便是請小朋友們幫助小樹葉實現它的愿望-小樹葉變成什么便可以停留在它旅行過的地方。孩子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紛紛說變成云彩、小鳥、飛機、輪船、魚、汽車、高樓......于是,一幅幅新奇的作品誕生在孩子們的筆下。在"未來的汽車"創作中,有的孩子給汽車裝上了自動翅膀和螺旋槳,汽車可以在天空和海洋中自由行駛;有的孩子還設計了"我的房子汽車"可以把家安在任何地方......這種留有創造空間的內容為孩子提供了想象依據,孩子不是憑空想象,不受物象的限制,可以自由的發揮,沒有"對"與"錯""像"與"不像"的局限,從而能更大膽地表現,發揮了幼兒的潛能。
三、不設固定繪畫模式,允許幼兒自由創作。
繪畫活動是一種創造活動,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啟發、鼓勵幼兒創造新異的作品。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美術教育中卻有很多人走入了熱心教孩子畫模仿畫的誤區。幼兒喜歡模仿示范也是幼兒繪畫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但在幼兒繪畫過程中面面俱到,先畫哪一筆,后畫哪一筆,讓幼兒照抄的示范,不但會造成幼兒消極模仿和繪畫依賴性,而且會形成畫法上的保守,構圖造型上的固定模式,抑制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多以意愿畫形式為主,因為我們并不是用繪畫去教幼兒畫畫,而應為他們提供用繪畫工具進行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其在繪畫活動中產生自主精神它將鼓勵幼兒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去創造。如:在參觀動物園之后,我組織幼兒繪畫"可愛的動物",并為幼兒準備了不同的畫筆顏料和紙張,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創造的天地。一位幼兒畫了一只長有很多腿的烏龜,他說這樣烏龜就可以跑得很快了;另一位幼兒畫了幾只頭在水里的天鵝,他說天鵝看見許多小朋友都在看她們,不好意思了,就把頭伸進了水里;還有的小朋友把老虎畫得很小很小,原因是老虎長得小,就不敢吃別的小動物了。多么有趣的想象呀!幼兒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自由創造的天地,所以,他們敢大膽地去想象,去表達自己的情感。繪畫中,幼兒的想象往往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夸張性,并常常會遇到困難,教師要及時地加以引導,并適當給予必要的技能技巧的指導。
四、為幼兒創造輕松愉快的繪畫環境。
幼兒在情緒興奮、愉快時,其想象創作力就處于最佳狀態。所以,教師和幼兒建立良好的情感,增強語言交流,在繪畫活動中注重為幼兒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就能激發幼兒美術活動的熱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幼兒的繪畫創作能力。繪畫中愉快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造欲,樹立自信心,培養創造能力,而且身心都會得到健康的發展。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充要條件"。幼兒年齡小,對環境特別敏感,教師的情緒、語言、行為會直接影響幼兒的情緒心態和創造行為。因此,教師在活動中要有和藹可親的態度,使用親切平等的語言,使幼兒在活動中情緒上輕松愉快,表達上流暢自如,為幼兒營造創造氛圍。在繪畫中,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啟發性、探索性、也直接影響幼兒的創造活動。教師與幼兒之間不在是灌輸與被灌輸的關系,而是一種平等的對話式的雙向交流關系。設計服裝時,我先與幼兒一起觀察大家穿的各種各樣的衣服,并與幼兒一起研究怎樣設計衣服,設計好款式以后,有的幼兒說先設計圖案,有的說先設計顏色,在討論中,用平等探討的口吻讓幼兒兩種方法都試一試,看哪種方法容易畫,效果好,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幼兒敢于提出和老師不同的想法,長久下來,幼兒的想法、觀念都具有個性色彩,幼兒的語言、行為無拘無束,創造火花不時閃現。
五、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教學也是激發幼兒創新熱情的主要手段。
創新型教師的本質特征就是獨特新穎,讓幼兒每天感受到一個新老師。教師的獨特新穎會使幼兒感到好奇、興奮,從而誘發出積極的學習興趣和創造靈感。因此,教師要勇于開拓創新,精心設計并組織好每一次美術活動,讓幼兒每天都能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新、巧、奇、趣、活,從而激發幼兒美術創新的熱情。因此,一味要求幼兒臨摹教師是不合適的,因為成人與幼兒表現事物的想法,做法不可能一致。所以,即使臨摹也不一定要臨摹教師,可以啟發幼兒來演示,讓幼兒相互臨摹,取長補短。另外,還可采用手指、毛線、棉簽、等豐富多彩的美術工具,指指導幼兒進行美術創新,使幼兒產生主動、積極的運用不同工具、不同手法表現自己內心感受的強烈愿望。總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教育觀念,并具備將其付諸教學實踐的信心和勇氣,并善于在教授知識過程中觸發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六、教師的語言對幼兒創造性繪畫有著重要的作用。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充要條件"。幼兒年齡小,對老師情感上特別依戀,對環境特別敏感,教師的情緒、語言、行為會直接影響幼兒的情緒心態和創造行為。教師在活動中不拘言笑或缺少情感渲染,則活動的氣氛必然趨向緊張嚴肅,并在師生之間產生一種壓迫感,使幼兒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思維也無從產生。因此,教師在活動中要有和藹可親的態度,使用親切平等的語言,使幼兒在活動中情緒上輕松愉快,表達上流暢自如,為幼兒營造創造氛圍。活動中,我經常用商討式、討論式、探究式的語言組織活動,使教師與幼兒之間不在是灌輸與被灌輸的關系,而是一種平等的對話式的雙向交流關系。畫汽車時,我先與幼兒一起觀察馬路上各種各樣的汽車,查找有關汽車的資料。并引導幼兒一起研究汽車的畫法,有的幼兒說應該先畫車身,有的幼兒說應該先畫車輪子。討論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約束幼兒聽到他們不同的意見時,用平等探討的口吻讓幼兒兩種方法都試一試,看哪種方法容易畫,畫得美,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幼兒敢于提出和老師不同的想法,長久下來,幼兒的想法、觀念都具有個性色彩,幼兒的語言、行為無拘無束,創造火花不時閃現。在幼兒繪畫中,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啟發性、探索性、也直接影響幼兒的創造活動。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探索的語言,不斷引發幼兒的創造動機。
七、以積極的態度評價幼兒作品,善于發現幼兒作品的閃光點。
在幼兒完成繪畫作品以后,由于年齡較小,不能對自己的能力作評價,當幼兒在胡亂涂抹一陣后,即使這張畫再難看,但他心中的滿足程度并不亞于完成一幅完美無缺的作品,這時的幼兒希望與他人共享這份喜悅,更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贊賞。這時教師要耐心認真地看待幼兒作品,鼓勵幼兒做自己作品的解說員,為大家講解自己的創作內容,教師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欣賞,去理解,多加肯定、鼓勵幼兒的創作勇氣,不能以畫得"象"來確定一張畫的好壞,應認識到,更重要的是幼兒的創作興趣和創作熱情。幼兒對事物不同的觀察方式以及各自擁有的不同情感,使幼兒的畫面豐富多彩,教師要善于從每一幅作品中發現閃光點,予以肯定,加以啟發引導,保護誘發幼兒可貴的創造力。
教師要以兒童的眼光去看待作品,要耐心認真的、以積極的態度評價幼兒作品,善于發現幼兒作品的閃光點。鼓勵幼兒做自己作品的解說員,說一說自己這幅畫表達的是什么,為大家講解自己的創作內容,教師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欣賞,去理解,多加肯定、鼓勵幼兒的創作勇氣,滿足幼兒被肯定的需要。不能以畫得"像"來確定一張畫的好壞,應該認識到在繪畫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幼兒的創作興趣和創作熱情。幼兒對事物不同的觀察方式以及各自擁有的不同情感,使幼兒的畫面豐富多彩,教師要善于從每一幅作品中發現閃光點,予以肯定,加以啟發引導,保護誘發幼兒可貴的創造力。因此我們不能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評價。教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們自己所探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們自己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更多地給幼兒以自由,讓他們有進行創造活動的權利和機會,使他們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用眼、手、腦去發現、去創造,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幼兒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在繪畫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力】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