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由來】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看見幾個小朋友在裝模作樣的學汪其魔的魔術"大變飛機",許多小朋友都被吸引而來,看到孩子們如此感興趣,我趁機露了一手----表演了一個在電視上現學的小魔術"紙巾還原",孩子們被我弄一愣一愣的,眼中充滿著佩服與好奇……我想如果開展有關魔術的活動,孩子們一定很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魔術妙妙手"這一活動,本活動與科學小實驗結合圍繞"看魔術--學魔術--演魔術"這一主線逐一展開,由淺入深地帶幼兒進入科學世界和夢幻世界。雖然是些小魔術,但幼兒那投入、專注的樣子,家長們那欣慰的笑容,卻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
活動一:神奇的魔術活動目標:
1、感知魔術的神奇和藝術魅力,知道魔術是一種巧妙的表演技藝。
2、學習簡單的科學小魔術,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魔術大師表演的視頻、白絲帕一條、正方形面紙若干張、剪刀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1、說兒歌:《我是魔術師》
2、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魔術嗎?你見過什么魔術表演呀?
(幼兒:變花、玩牌、變飛機、把人變得沒有)3、請幼兒觀看魔術大師表演魔術(視頻)《變鴿子》《大變活人》
4、教師表演小魔術《剪不壞的絲巾》
5、魔術大揭秘:
教師介紹自己的魔術過程,變此魔術的技巧,讓孩子恍然大悟的同時,引起幼兒自己嘗試的熱情和愿望。
(有的孩子說"哦!原來是這樣呀,魔術是騙人的"我想有必要讓孩子正確認識魔術,理解魔術是一門表演藝術,于是我將小結環節提前)師:魔術的確是假的,魔術師利用很多方法迷惑觀眾,讓我們信以為真,但是他們很幸苦,每表演一個魔術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來練習,動作要特別快,還要動腦筋不讓我們發現秘密,我覺的魔術師非常了不起。
6、幼兒嘗試學魔術《剪不壞的絲巾》
師:你們想當魔術師嗎?和我一起來學吧!
(1)教師慢動作示范1-2遍(2)幼兒用面紙代替絲巾,學習魔術表演,教師巡回指導。
7、小結活動:魔術好玩嗎?你們知道嗎,魔術不單要靠道具,還要靠魔術師的嫻熟手法,這樣才不會露出破綻,我國古時候,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魔術,雖然魔術是假的,但能帶給我們快樂和思考。
8、結束:游戲《變造型》
今天我們看魔術表演、變了魔術,真開心,下面我們就用我們的身體來變魔術吧。
活動延伸:表演區《小小魔術師》
【活動感想】
這節課的效果超乎我的想象,孩子們特別興奮而且都能靜下心來努力學魔術表演,有趣的魔術給了我啟迪:大班孩子好奇心很強,我們往往通過科學活動和一些小實驗來培養幼兒的探索欲望,可效果時好時壞,如果以表演的形式讓幼兒走近科學,將枯燥深奧的科學常識設計成饒有趣味的科學小實驗、小魔術,效果又會怎樣?當科學和魔術相遇,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可是學魔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有興趣,最重要的是要花時間練習,于是我發動家長,把想法告訴家長,并在家長中展開調查,驚喜的發現了兩個魔術愛好者,我請家長回去和孩子一起看魔術表演,讓他們根據孩子的特點、興趣選擇簡單的小實驗、小魔術,也可和孩子一起進行表演。一星期后開展"我是魔術師"親子表演活動,家長們的參與熱情很高。
活動二:魔術大揭秘活動目標:
運用多感官仔細觀察、發現、尋找魔術和小實驗的秘密。
活動準備:
一元硬幣人手一個、小魔術、表演魔術的道具,魔術大師表演的碟片活動過程:
1、家長代表扮演魔術師表演魔術《變硬幣》
師:大家仔細觀察,猜猜她是怎樣將硬幣變沒,然后在別人的口袋中找到的?
(1)幼兒尋找魔術的秘密猜一猜魔術的秘密可能是什么?藏在了哪里呢?
(2)《變硬幣》魔術大揭秘
2、幼兒學習,"魔術師"和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拿一個硬幣,夾在食指與中指間,在左手擋時,夾硬幣的指頭向虎口彎,將硬幣夾在虎口處, 瞬時將它滑入袖子中 ,然后打開手,硬幣沒有了,在大家驚奇時,右手垂下,把硬幣掉到手上,把手放到某個小朋友的口袋里,就找到了。)重點教孩子將硬幣滑入袖中,再掉在手上。
3、老師表演小實驗《會顯圖的紙》(在一張白紙上用堿液寫出字,然后用酚酞試液噴射,就會顯紅色的字。)(當配班教師演示將壺里的水噴到無色的紙上,畫紙上顯現出有色的圖案時,我立刻抓住時機提問)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它是怎么變成紅色的嗎?"(孩子們有一兩秒鐘沒有反應。我知道,他們的小腦袋一定在快速的運轉。這時,一個聲音響起:"是魔術壺變的。"原來是果果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他小朋友雖然沒有說話,但很顯然,他們也認為是這樣的。)師:是魔術壺變的嗎?那魔術壺里藏著什么秘密呢? (孩子們更好奇了。我在孩子們一雙雙眼睛的注視下,打開魔術壺。)師:魔術壺里藏著什么東西啊?是魔水會變顏色啊!
3、延伸--魔術大師的表演觀看魔術大師的表演(視頻)引疑:魔術大師在表演魔術時,除了道具、手法,還用了哪些手段?回去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查一查。
【活動反思】
在我表演小實驗時,起初孩子們沒有被我帶入,我平靜下來,既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果果的答案,而是說"是魔術壺變的嗎?那魔術壺里藏著什么秘密呢?"孩子們更好奇了。我在孩子們一雙雙眼睛的注視下,打開魔術壺。孩子們此時叫起來:"魔術壺里藏著什么東西啊?""是魔水會變顏色啊?"教學中非預期性事件的發生是必然的,畢竟不是所有內容都是可以預設的。教學是一個變化著的流動體,再說面對魔術啟蒙教學,大家都沒有太多的經驗,如何面對發生的非預期性事件,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
活動三:親子表演 《魔術妙妙手》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道具和魔術手法,主動地在同伴面前表演魔術。
2、家園互動,共同培養幼兒熱愛科學、勤于探究的精神。
活動準備:
小魔術、小實驗、表演魔術的道具活動過程:
師:經過兩個星期的準備,小朋友們都準備了許多精彩的魔術哦,老師都有點迫不及待了耶,接下來我們將按順序來表演魔術,一起來見證奇跡吧!我宣布"魔術妙妙手"親子表演活動現在開始啦!
1、親子魔術表演活動(1)馬菁 小實驗《一張燒不掉的紙》(把紙放在酒精里面泡一會再拿出來燒)(2) 孫雨家庭 小魔術《找紙片》(一張A4白紙,將它反復對折,撕成相同的9張。挑了其中一張畫個圖案,再找出來)(3) 丁健陽 小實驗《米粒四射》(利用"摩擦生電"的知識,在一個小碟子里裝上一些干燥的米粒。然后,把塑料小湯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塊摩擦一會兒,湯勺上就產生了電荷,具有了吸引力。)(4) 張雨欣家庭 小魔術 《聽口令的紙條》 (在少兒頻道智慧樹中學到的)(5) 金志鵬 小實驗 《瓶中蛋》 (剝一只熟雞蛋,燒一壺熱水,找一個小口玻璃瓶(瓶子的口略小于雞蛋)。先把玻璃瓶子里裝上熱水,再迅速把熱水倒出,然后把雞蛋放在瓶口上,雞蛋很快就會被瓶子吸進去。)(6) 鄔徐超 小魔術 《找紙牌》(拿一副撲克牌,讓別人拿出來一張牌,背對著牌猜牌上是什么!) ……(15)老師表演《變紅花》(略)2、發禮品3、"魔術師們"集體合影,結束活動
【活動總結與思考】
我發現神奇的魔術,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對幼兒來說,現在風靡的豐富多彩的魔術表演,不僅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心理愛好及欣賞視角,并且迎合了他們的好奇心與神秘感,同時還使孩子們開闊了眼界。.
本次活動我將小魔術和小實驗結合,圍繞"看魔術--學魔術--表演魔術"這一主線逐一展開:(一)看魔術,身臨其境,帶幼兒進入魔術世界。(二)學魔術,注重幼兒的親身體驗。(三)演魔術,與幼兒一道揭開魔術的秘密。雖然活動略顯粗糙,表演性不是很強,但通過看、學、表演這一系列的操作過程,我發現這是一種頗有成效的教學方式,能讓科學活動更加有趣更加新鮮,更重要的是帶給了幼兒心靈的強烈震撼,激發了孩子們渴望探索、學習科學的欲望。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案例《魔術妙妙手》】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魔術變變變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