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螺絲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開關、電器、門鎖、電動玩具等許多物品的部件連接上都有廣泛應用,尤其在幼兒的玩具中也出現了螺絲玩具,更引發了幼兒擺弄螺絲的欲望。雖然螺絲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引發了幼兒的擺弄興趣,但他們對螺絲可以連接物體的這一科學原理概念模糊,需要我們提供、創設一個研究、探索的機會和環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設計了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一些研究、探索,增進對螺絲的認識、了解,更清晰地明確螺絲可以連接物體的重要作用,培養科學探索的興趣,體驗與同伴合作和探索成功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了解螺絲的組成,知道螺絲可以連接物體及其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積極投入探索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各種型號的螺絲、螺絲組合玩具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有幾片?現在我要變了,還要請個好幫手,是誰呢?(出示螺絲)我從孔里穿進去再擰起來,擰擰緊,看變成什么了?
2.小結:螺絲本領真大,能把分開來的積木連接起來變成了扇子。
(評析:興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用變魔術的方法,把各自獨立的積木片通過螺絲連接,變成一把扇子,激發幼兒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同時也引出了本次活動的主角兒——螺絲。)
(二)了解螺絲的特征。
1.交代操作要求。
師:請你比一比,這些螺絲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再擰一擰,看能不能把它們分開?能分開的和不能分開的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2.幼兒操作。
指導語: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螺絲能擰開嗎?分開放,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3.交流操作結果。
(1)師:發現了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師:能擰開嗎?擰開后變成了幾部分?
4.小結:原來螺絲由螺栓和螺帽組成,螺栓上和螺帽里都有螺紋。這些螺絲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有的重、有的輕,螺絲頭部的樣子也不一樣。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探索,首先,讓他們比一比,發現、認識螺絲的外形特征;其次,讓他們擰一擰,分一分,知道螺絲的主要結構;最后,通過集體的交流分享操作結果,統一認識,建構新知識。這一環節的操作,是本次活動中幼兒與操作材料的首次互動,操作任務簡單、明了,使孩子們體驗到了發現的樂趣和獲得新經驗、新知識的快樂。)
(三)體驗螺帽螺栓匹配的特性。
1.提問:螺帽和螺栓是一對好朋友,你們能把它們連在一起嗎?看誰找得又對又多。
2.幼兒操作,交流操作結果。
提問:成功了嗎?成功了幾個?你是怎么給他們找到好朋友的?
3.小結:粗螺栓配大螺帽、細螺栓配小螺帽,擰在一起不大不小正合適。
(評析:這是本活動的難點。通過這一次的與操作材料的互動,以及與同伴間操作經驗的交流分享,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總結出了螺帽與螺栓匹配的方法。在孩子們不斷地探索中,將整個活動引向高潮。)
(四)了解螺絲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介紹自己找到的螺絲物品。
(1)提問:你們回家找到了哪些地方用到了螺絲?誰來介紹一下?
(2)小結:你們真棒,找到了這么多用螺絲的物品,螺絲在我們生活中到處可見,真是一種方便、牢固的連接好幫手。
2.玩螺絲組合玩具。
(1)交代操作要求。
師:我們兩個孩子合作完成一架小飛機,看哪組完成又快又好。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交流展示作品。
師:你們完成了嗎?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讓孩子不僅親身感受到了螺絲作為連接好幫手的方便、牢固,而且還體驗到了同伴間合作、獲得成功的快樂,實現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了本次活動的教育價值。)
3.了解其它的連接好幫手。
(1)提問:生活中除了用螺絲可以把兩樣東西連接起來,還有什么好幫手也能把兩樣東西連接起來呢?
(2)幼兒觀看錄像。
錄像內容:凝固連接、電焊連接、縫合連接。
(3)小結:連接的好幫手真是多種多樣,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評析:此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在新建構的經驗上,進行相關經驗的拓展、豐富,讓幼兒了解日常生活中,除了螺絲,還有各種各樣的連接好幫手,同時向幼兒介紹一些特別的連接幫手,揭示生活中的連接現象無處不在,連接服務生活,方便生活。)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堅持以幼兒為主體,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教師適時指導、提升為輔線。活動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幼兒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神。通過幼兒兩兩合作完成作品,增強了彼此間相互協商、交流的能力,讓幼兒親身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學、玩中學,達到了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連接好幫手】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科學教案:春天可以干什么
下一篇: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動物怎樣行走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