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綱要》的頒布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也由封閉走向了開放,由靜態變為動態,由單純知識的傳授轉向為幼兒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幼兒園科學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幼兒有關自然界的知識,而且能激發幼兒對自然的關心和興趣,初步形成幼兒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正確態度,對幼兒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為每個幼兒提供真正的探究機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科學活動中要為幼兒創設尊重支持的環境,給每個幼兒真正探索的機會,以保證每個幼兒都有充分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會;遵循:“幼兒在前,教師在后;嘗試在前,指導在后;活動在前,討論在后;操作在前,結論在后”的原則,先讓幼兒自己去探索、觀察、動腦、動手,教師不急于告訴方法、答案,在幼兒充分活動獨立思考后,再由教師給予歸納、小結。與此同時,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貫穿到教育活動過程中。逐漸改變已經習慣的課程設計模式,變死板計劃為靈活計劃,以使幼兒在主動學習的同時,獲得有益的、高質量的學習經驗。
2、鼓勵幼兒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探究過程
在科學活動中我們必須注重讓孩子運用多種感官去探索周圍世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教師為孩們提供適宜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孩子們通過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聞一聞等感官活動,幫助孩子們了解認識世界的方法,這是很重要的。
3、積極引導和鼓勵幼兒參與小組討論,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在操作過程中我鼓勵幼兒合作開展探究,并組織幼兒進行小組的交流表達,不僅能讓幼兒對自己的探究活動進行回顧與反思,而且能及時地將自己的新發現與老師、同伴分享,產生思維碰撞。讓幼兒充分與教師、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享受發現帶來的歡樂,操作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對幼兒的自身社會性的發展、科學素質的增強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
4、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有效策略
在操作前老師必須要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樣了。問題如同針頭一樣牽引著操作和探索這條“線”一步步向前走。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提問可以說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同樣的情境提出不同的問題,幼兒探究的主動性深度和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技術之一,它能激勵幼兒專注于探究活動和內部心理活動,真正實現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5、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體現教育內容生活化
教師在安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時,應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那些幼兒生活中常見的、能引起他們興趣的、易操作的、便于他們理解、掌握的內容;使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及與自己相關的人有用,是自己當前想要了解和知道的東西或問題。也只有幼兒真正體驗到學習內容對自己有相關的意義,才能發現和感受到周圍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6、巧妙組織教學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動力,也是幼兒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先決條件,優質的教育應讓幼兒在快樂的情緒中學習,并保持對學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態度,而科學教育活動也需要這樣。
7、善于捕捉問題,隨機生成教育活動
教師要善于將教育主題的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幼兒的需求,開發和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問題,讓它們成為幼兒教育的內容。幼兒天生好奇,對感興趣的東西往往學得更加積極主動,能長時間維持學習興趣并主動進行探究。事實證明,由個別幼兒或小組隨機發起的探究活動,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8、重視教育評價,促進活動的開展
在評價時,要重視幼兒參與活動的態度,重視幼兒的探索過程。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要進行鼓勵,對采用不同于別人的方式進行嘗試的幼兒要表揚。教師可利用非言語信息對幼兒作出評價,如點頭、微笑等,還可以把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記錄下來,與幼兒一起分析,一起評價?傊‘數脑u價能激發幼兒再參與的愿望,促進活動的開展。
9、靈活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開展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幼兒科學教育離不開教師適時的引導。教師恰當的引導,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必須隨時地接受來自幼兒的反饋和各種信息。鼓勵幼兒探索,引導幼兒主動獲得更有意義的有價值的經驗。
實驗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充分激發幼兒學科學的興趣。這兩種方法若能靈活運用,可以使幼兒既感知科學現象,又學習探索方法。例如,某一次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實驗已經知道了將雞蛋放入清水中會沉下去,教師又鼓勵孩子進一步猜想,如果把雞蛋放入鹽水中,又會怎么樣呢?孩子紛紛暢所欲言,有的說會沉下去,有的說會浮起來,有的說會浮在中間。孩子們還把自己所設想的雞蛋在鹽水里的位置貼在了教師準備的“燒杯”形狀的大記錄紙上,而后我們并沒有馬上告訴孩子正確答案,而是說:到底雞蛋在鹽水里會怎樣呢?我們一起動手來試一試吧!這樣孩子就可以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做實驗。
科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科學是探索的過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實質是對幼兒教育素質的早期培養。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幼兒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走進了幼兒園,向幼兒進行科學教育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幼兒教師應不斷更新觀念,不斷開展有關的科研工作,在實踐中探索一條適宜幼兒的科技的新路子,為中國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心幼兒園 江蘇】
【如何開展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初探
• 以人為本 科學管理 推進幼兒園持續發展
• 淺談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
• 幼兒園科學活動中教師角色定位初探
• 師范院校《幼兒園科學教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
• 科學管理打造高品質幼兒園
• 農村幼兒園科學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
• 關于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一點思考
• 幼兒園科學教育
• 關于幼兒園科學課程的教學思考
• 創設幼兒園環境課程,搞好科學活動
• 對幼兒園科學探究體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