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期是生活習慣形成的最初時期。幼兒園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進行常規教育的關鍵期。這樣就存在著一個適應的階段,因此盡快地讓幫助幼兒適應新環境,是我們老師和家長義不容辭地責任。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辦到的。要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斷誘導,日久為功。有道是“不積小流無以為成江海”。所以,幼兒園有展開棋類活動的必要,產生的作用如下。
1 棋類游戲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潛能
棋類游戲培養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培養了分析推理、判斷、計劃等多種能力,是一種益智類游戲。幼兒具有頑皮、好動、好勝、難以持久集中注意力的特點,而通過棋類游戲所固有的栩栩如生的逼真形象、棋局千變萬化的優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幼兒在玩棋時,每走一步棋都要動腦筋,在想想玩玩中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也逐步養成了推理判斷的習慣。復雜的棋路變化鍛煉了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良好的棋風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們的智力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2 棋類游戲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
孩子是好動的,然而在少則十五分鐘、多達半小時以上的棋類游戲時間里,他們非常地靜心、細心、全神貫注。遇到難題時他們能千方百計想辦法克服,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難題,從不退縮、畏懼。平時,大多幼兒能做到堅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不輕易半途而廢;遇到個別幼兒說笑打鬧,常常會有幼兒上前輕聲勸阻。各類活動中,孩子們心不在焉和好動的現象也正在逐漸減少,幼兒的自控能力和規則意識明顯增強。
3 棋類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交往能力的培養
孩子在學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在對局中進行交流,這樣就增加了孩子社交的機會。因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孩子們之間會很快建立友誼,并長時間地保持這種友誼。
4 棋類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抗挫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包辦和溺愛,他們的抗挫能力普遍較差,在剛學下棋的那些日子里,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對下棋的輸贏結果都不怎么在意,但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大,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出現了輸了就垂頭喪氣,不愿意再下的現象。現在孩子們少了一些驕傲,多了一些謙虛與耐心,每次下棋贏了能說:“謝謝你和我下棋。”當輸棋時孩子會說:“你真棒!”當贏棋時會對對方說:“你也不錯。”幼兒多了思考、多了向別人學習,逐漸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文雅、有修養的小棋手。
在每一次挑戰對弈中,不僅促進、發展了孩子們的下棋水平和思維能力,使其學會分析對手的下棋方法以及自己攻守的應對方法,而且還使孩子們明確了下棋的任務和自我提高的目標,進而學會自我約束,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挑戰賽下棋的活動形式中,孩子們下棋的思維能力水平,個性、情感及表達等方面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幼兒園開展棋類游戲的作用】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成長課程的開發
• 如何參與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
• 幼兒園自主性游戲活動的有效評價
• 新時期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淺談
• 探索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措施
• 幼兒園親子教育現狀研究
• 幼兒園教育資源流失問題芻議
• “武”文化背景下的幼兒園管理
• 回歸生活的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談話活動開展探索
• 淺談我院后勤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環境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