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我一直帶的都是大班的孩子。所以對于大班的班級管理有一些思考和體會。進入幼兒園大班,孩子們又長大了。看看這些天天長,歲歲變的孩子,欣慰、自豪感充滿教師的心懷。再過一年的時間,孩子們即將進入金色童年的學齡期,帶著一份自豪和喜悅跨進小學的校門。那么幼兒園的最后一年,大班的班級管理應該怎么抓呢?
1、了解和關愛班級孩子是做好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
孩子是班級工作的主體,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我們管理孩子不是為了限制孩子,而是在于給孩子更大的空間,掌握必要的規則,更好地去適應社會。
首先,我們要了解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大班的孩子處于學前晚期,他們身體狀況與3—4歲的孩子相比有了明顯不同,精力旺盛,爆發力強,對體育活動充滿興趣;他們喜愛游戲,游戲活動的水平更高了;他們好學好問,學習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他們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初步形成個性并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異。
個性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個人品格,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良好的個性意識和個性特征強烈地影響個人創造力的發展,是人才成功的要害素質之一。對于一個班級的每個孩子又各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是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特點,多角度地去評價每一位幼兒。
同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治理中,應該加強對個性化的教育。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各種能力得到更好地發展。當然幼兒的個性形成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這就需要每個教師有教書之熱情和育人之愛心,有耐心,有奉獻精神,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小學在孩子的心中是陌生的,因此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興趣和向往十分重要。這樣也能幫助孩子克服入小學的緊張感。我們通過學
兒歌、聽故事、帶幼兒到附近小學參觀等活動幫助孩子了解小學,對小學產生向往的情感。
2、做好大班班級管理工作需要班級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
首先,班主任作為本班教師的領頭人,帶領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項工作,對出現的問題應該及時協調解決,使大家一直保持積極的工作熱情、團結一致的方向。
一方面,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該出手時就出手”。如家長來了,班主任首先要與家長作好交流工作,增進家園之間互相了解;對發現的問題,班主任要首當其沖、身體力行地解決,而非將責任一推了之。
另一方面,尊重班級的各位老師,“該放手時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師,讓大家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讓每一位老師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看法,誰的意見合理采用誰的,不要唯我獨尊,不要高高在上;鼓勵同班教師都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與家長建立了朋友關系、合作關系。
3、加強家園溝通,有效促進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幼兒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它的特有地位,許多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開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園合作。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是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的。所以說家園合作是幼兒園班級搞好各項工作,促進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而家園共育的關鍵就在于有效地溝通。
3.1 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現在,家庭都只有一個獨苗苗,有些父母對孩子看的都很重,老怕孩子在幼兒園不習慣,會吃虧,對老師總是不信任。這時,教師就應真心與家長交朋友,慢慢與家長建立信任感。
大班老生比較多,而對于剛剛進入的新生來說,我們老師就應該對每個新生包括插班生都要做好家訪工作。我們在大班期間,進的新生不多,也許會認為大班要畢業了,還要家訪嗎?其實這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上門家訪就是為了了解幼兒情況,誠心地與家長作為朋友一樣地進行交流,家長看到老師來家訪了,都非常熱情地接待我們,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孩子的關心與看重,因此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也會相當配合。
3.2 用平等、謙虛的態度和家長交流
與家長的溝通中,講話是要講究技巧的。教師不可總是以教導的口吻對家長說話,有的家長也許比你還懂得多。大班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最關心的問題是學、吃、睡。所以,教師要經常把幼兒在幼兒園的事情主動與家長交流,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事情,不要讓家長去亂猜、亂想,盡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原來我們班有一個女孩子,由于她年齡小各方面要比別的孩子要弱,有時候還尿褲子,這在大班孩子中很少發生,父母為此感到非常的自卑,每天不愿意親自來接送孩子上幼兒園,都是由爺爺或奶奶接送。我們并沒有把他的孩子看作弱者,采取不理應的態度,而是盡量找機會與她的父母接觸,先告訴她孩子的進步,讓她知道孩子是行的,沒有什么比別人差,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然后再進一步地向她介紹一些育兒書籍和小經驗,使她知道孩子通過教育是可以改變的,漸漸的她的父母也親自來接送孩子了,并主動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最近表現情況。后來,這個孩子的進步非常大,家長也非常的高興,這是我們與家長平等交流的結果,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肯定與認同。
3.3 多種家園溝通方式,有利于班級管理的開展
在家長實際工作中,我們了解到:許多家長都認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幼兒園的事、是教師的事;另外,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嬌生慣養,因此有些工作開展的不是很好。為了保證班級治理的順利進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我們在學期初召開了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幼兒開學來的一些情況、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當然對于大班,主要是幼小銜接工作,這樣就提醒到了家長,讓家長共同投入到孩子的入學準備中,還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得更好。
以上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對于大班班級管理工作的經驗與體會,總之,不管是小班還是中班、大班,班級的管理工作都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顆敏銳而細致的心,洞察一切事,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切實為我們的幼兒、教師、家長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
【談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之我見】相關文章: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的父母需知
• 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
• 回歸生活的幼兒園音樂教育
• 幼兒園班級管理解析
• 新時期幼兒園教學游戲化淺談
• 重視幼兒園藝術教育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 一個人的幼兒園
• 幼兒園后勤資源的信息化管理
• 讓幼兒園課程節奏舒緩
• 創建幼兒園美術特色的理論探究
• 幼兒園肥胖兒戶外活動有效護理新策略
• 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組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