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在教育活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分量,幼兒的大部分學習活動是通過環境的潛移默化作用和影響,作為一種隱性課程,環境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影響幼兒的發展,而且能夠使幼兒主動參與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讓幼兒與環境產生互動效應,在環境中受到啟迪與教育。
【關鍵詞】幼兒;環境;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流傳話語、《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環境的重要性。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使幼兒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里,是教師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幼兒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學習、生活、娛樂等各種場所的設施、材料,它是滿足幼兒的各種活動需求,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最基本的保障。精神環境是指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令其身心輕松愉快的親切溫馨的氣氛。只有創設安全愉快、整潔優美、豐富多彩、富有兒童情趣的幼兒園環境,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良好發展。
一、 溫馨的物質環境的創設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樂于擺弄和操作物體,幼兒的認知能力是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的。幼兒自身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實物和動作的幫助。因此,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中介和橋梁。我們要努力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知識經驗蘊含在物質環境之中,將教育目標和內容物化,使幼兒通過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獲得最基本的知識經驗。一個溫馨的校園和教室環境,能很好激發幼兒對知識的欲望和樂于入園的精神渴求。幼兒年齡小,他們的認識最初只能是通過自身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幼兒園墻面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
1.物質環境在色彩上應以艷麗的純色為主。純潔的孩子們會對單純的色澤產生豐富的想象力: 密密的森林、廣袤無垠的綠色草原、飄浮的白云、遼闊的藍天、可愛的小動物們以及蔚藍的海洋。這些、單純的色彩,容易和幼兒產生共鳴,易于幼兒欣賞、理解、借鑒和表現。大眼睛的卡通人物、各種人物化的事物等等都會令幼兒瞪著雙眼,久久不愿離去。由于造型簡潔明了、繪畫操作過程簡單易行,更適用于幼兒園布置環境內容多、更換周期快的現狀。
2.物質環境應盡量為兒童所熟悉的環境。我們的教室內外環境處處都是幼兒作品,還有幼兒活動、演出的照片,教師的兒童畫等。這些作品被幼兒所熟悉,色彩鮮艷,符合幼兒心理特點,更能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而且,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幼兒更能增加一份成就感、自豪感。
二、良好的精神環境能夠提高幼兒的自信心,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生活的場所,首先應是一個美的天地,要注重給幼兒美的體驗和熏陶。這不僅僅是培養幼兒美感的需要,而且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羅丹說得好:“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欣賞、感受、熏陶和發現。我們不想讓孩子們成為“美盲”,因此我們努力造就輕松、活潑、充實的幼兒園氣氛,積極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充分調動幼兒的感知覺系統,指導幼兒多看、多想、多聽、多說,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刺激,通過幼兒園精神環境的創設,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探究的欲望,培養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熱愛。 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在物質形態上更為生動、豐富、更充滿童趣,而且升華為一種更高級的精神形態,即形成幼兒良好的精神環境。
1.教師在與孩子交往過程中應盡量表現出支持、尊重、肯定的情感態度和行為 。這是建立師生間積極關系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社會行為的基本條件。老師盡量理解幼兒的各種情緒情感的需要,善于對幼兒做出積極的行為反應。
2.教師要以親切的態度引導孩子學習和活動,并以肢體語言親近孩子,給予他們鼓勵。從而使環境與幼兒、老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產生互動作用,形成幼兒和諧的生活空間,從而對幼兒的知識、情感、意志、行為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教師應為幼兒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精神環境,隨時以親切的語言、贊賞的目光、友善的態度與幼兒平等的身份相互交往。各種寬松、自由的心理環境更有利于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揮。
3.建立同伴間相互關心、友愛的氣氛 。 例如:在游戲時,玩具要共享;不小心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等;教師鼓勵幼兒積極與別人交往,體驗交往成功的愉快,以增強自信心和積極、愉快的情感。引導幼兒學會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樣有利于幼兒同伴了解別人的多種需要,進而產生幫助、合作等行為,也能使得到幫助行為的幼兒學會正確的反饋方法。教師盡量多讓幼兒說說平時對某事的感受,學會觀察他人喜怒哀樂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等。另外,教師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會給幼兒帶來溫情的氣氛,容易激發積極的社會行為。教師之間互相關心、合作、幫助、撫慰,給孩子一個耳濡目染的良好氛圍。
總之,幼兒的發展與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環境息息相關,我們應建構和整合幼教理念,將環境創設定位為“以人為本,以發展為目的”的層面上來,尊重物質與精神環境,盡力為幼兒創設健康、充滿關愛的成長環境,使得環境教育促進幼兒在身心、學習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淺談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影響】相關文章:
• 幼兒園為“利”給孩子“吃藥”
• 幼兒園民間游戲的異化
• 幼兒園創新教育探索
• 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學初探
• 幼兒園情境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 幼兒園語言教學生活化研究
• 關于通識性知識幼兒教師論文
• 淺談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
• 協商,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人——運用“協商”,在一日生活中支持與引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 怎樣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 俗話幼兒園課程(一)
• 淺析幼兒園美工區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