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將科學領域內容有機融合在運動游戲中的有趣活動。教師以飽滿的精神和親切、生動形象且富有兒童化的語言,一下拉近了與中班幼兒的距離,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抓住幼兒好模仿的特點,巧妙地以角色扮演組織開展了運動游戲。從“木頭人”到“磁性人”再到“面條人”的逐步過渡模仿,讓幼兒通過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來體驗運動的方向,并根據運動中對象——教師扮演的“大磁鐵”的空間位置和距離,調整自己的動作,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協調性。同時,培養幼兒對信號(哨音指令)做出反應的靈活性,幫助幼兒積累基本的運動經驗。
活動開始部分,教師有意識地讓幼兒聽哨音做熱身活動:從擺臂大步走到模仿老爺爺彎腰走,再模仿“大巨人”踮腳走,接著又扮演“小老鼠”小碎步走、“小螃蟹”的橫著走,以及抱臂倒著走,逐步讓幼兒在熱身活動中熟悉哨音。
活動基本部分,教師先從幼兒熟悉的“木頭人”游戲引入,使幼兒將已有經驗自然遷移到模仿“磁性人”上。然后,教師又以“大磁鐵”的角色身份巧妙地“發號施令”,并將有節奏的三聲哨音與“磁性人”的語音指令有機結合,使中班幼兒更易聽懂、理解指令,保證了游戲的順利開展。教師以“大磁鐵”方位的的不斷變化,讓幼兒在“吸附”的過程中體驗前、后、左、右的空間方位,并引導幼兒運用在熱身活動中做過的“小螃蟹”橫著走、抱臂倒著走等動作來移動,不斷鞏固幼兒已有的動作經驗。
建議:教師可適當配上一些契合的音樂來啟發幼兒創造與想象,表達表現多種動作。
活動結束部分,教師以“面條人”的模仿讓幼兒逐步放松,但由于幼兒沒有“煮面條“的相關生活經驗,建議教師可以語言來引導,如:”硬硬直直的生面條,軟軟的熟面條”等,幫助幼兒理解,做出相應模仿動作。
課后思考:
怎樣在運動游戲中有機地滲透其它領域的內容?如何通過運動游戲來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
【中班運動游戲《磁性人》點評】相關文章:
• 中班運動游戲《磁性人》文字稿+自評
• 中班運動游戲《磁性人》教案
•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磁性人
• 中班體育活動教案:磁性人
• 中班體育活動:磁性人(包含教案點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