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們是幼兒個性的形成,語言快速發展的時期。故事構思新穎,幼兒容易理解,接受。有趣的情節畫面能引起幼兒的好奇,有利于幼兒擴展自己思維與經驗,讓幼兒大膽猜測,想象。同時,我覺得這個故事也較符合我班孩子現有的認識水平。能發展孩子都語言,理解,表達,思維,感受能力。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領。
2、發現故事中的重復對話,并能夠用:“我不會飛,可是我會……”的句式大膽表自己的想法。
3、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重點難點:
發現故事中的重復對話,并能夠用:“我不會飛,可是我會……”的句式大膽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認識動物(小鳥、大象、蛇、老虎、獅子等)的一些本領;
2、故事《想飛的小象》ppt;小鳥、蛇、老虎、獅子頭飾各一個小象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老師要考考你們:小鳥、蛇、獅子、老虎、和大象這些小動物中,哪一種動物會飛呢?
師:可是有一只動物他也想飛,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聽故事,聽完故事后告訴老師是哪只動物想飛!
二、講故事——《想飛的小象》
1、教師第一遍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故事里講的是誰想飛啊?(小象)它為什么想飛?
2)提問:故事里還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各自的本領都是什么?(小鳥會飛;小蛇會在樹上睡覺;獅子會跳過寬寬的河;老虎會游泳;小象會搬木頭。
2、教師結合ppt第二遍講述故事,在對話處放慢速度,引導幼兒發現故事中的重復對話。
師:小朋友們都聽得非常仔細,其實呀!小動物們還和小象都說了一句話呢!下面再來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一會兒來告訴老師小動物們都是怎么和小象說的?(教師出示PPT,講述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想飛的小象》
提問:
1)蛇是怎樣對小象說的?
2)獅子是怎樣對小象說的?
3)老虎是怎樣對小象說的?
4、小象有什么本領?
5、它最后還想飛嗎?為什么?(因為……)
教師小結:最后小象不想飛了,因為他知道了原來他自己的本領也不小呢!
三、說一說“我的本領”,幼兒學說句子:“我不會飛,可是我會……”。
1、師: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本事。我們小朋友雖然也不會飛,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本領!誰能用故事中小動物的話來告訴大家你的本領是什么?
教師示范:“我不會飛,可是我會畫畫”。誰還想來把你的本領大聲地告訴大家呢?
2、鼓勵幼兒大膽的,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的或好朋友的本領,引導幼兒用“我不會飛,可是我會……”的句型講述。
3、教師小結:我們每個小朋友都不用去羨慕別人,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本領,都特別的了不起。
活動延伸:
故事表演:
請幾位小朋友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老師扮演象爸爸象媽媽,其他小朋友來扮演小象,我們一起來來表演這個故事吧師:有誰還想分享自己的本領,一會兒有時間可以把你的本領來告訴老師或者小朋友們。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觀察討論法、直觀引導法等。通過觀看生動、形象的故事課件,可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考,鍛煉幼兒創新思維能力。同時提供給幼兒充足的想說、敢說的空間和機會,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通過出示句型圖譜,引導幼兒將習得的句型,貫穿始終,使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學習。教學活動的開展,我道循文學作品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階梯性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從理解到表達,從模仿到創新,從接受到運用的整合過程。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對語言藝術的敏感性,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附故事:想飛的小象
有一只小象,剛剛生下來。第一天,他看到了許多小動物。
到了第二天,他認識了許多花兒、草兒。
第三天呢,媽媽帶他到河邊,他看見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說:“世界真大呀!”這時,一只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小象想:“要是我也會飛,可以看更多的東西,多好呀!”
小象爬到樹上學飛,“哎喲”一聲,摔了一個大跟頭。
蛇看見了說: “小象,我們有自己的本事。我不會飛,可是我會在樹上睡覺。
獅子說:“我也不會飛,可是,我能跳過寬寬的大河。”
老虎說:“我不會飛,可是,我會游泳。
爸爸媽媽對小象說:“我們大象力氣大,這是小鳥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著爸爸媽媽運木頭。他用長鼻子一鉤,大木頭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歡他。小象說:“我是小象真幸福。
【中班語言PPT課件《想飛的小象》含教案和音樂】相關文章:
上一篇:語言課件:想飛的小象
下一篇:大班語言《驕傲的孔雀》有教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