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科學《小水滴旅行記》
活動目標:1.通過故事內容,感知水在自然界的蒸發和凝結的現象,
2.了解水循環的過程, 萌發幼兒喜歡探索自然的秘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1.前期準備:水已蒸發的實驗瓶與記錄
課前準備:
1.水滴凝結與下落的兩段視頻
2.圖標
3.白紙、鉛筆
4.凝結實驗水瓶 蓋子
活動過程:
具體流程
|
關注點、預設策略
|
一、神秘水滴為何消失
觀察實驗瓶,隨著時間的累積,水平面的變化。
教師:為什么實驗瓶中水平面下降?水去哪里了,為什么會消失?
|
通過瓶中水的減少,引發幼兒的關注,從而對課程開展的導入。
|
二、水滴去哪里了
1.教師講述故事前兩段,幼兒傾聽。教師:剛剛你們說了這么多小水滴消失的原因,那現在我們來聽聽老師這里的小故事,找找答案,看看小水滴到底去了哪里旅行呢?
2.幼兒大膽講述小水滴旅行的過程及旅行過程中的變化。
教師:故事講到這里,請問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小水滴的旅行足跡了嗎?為什么它會消失?它去了哪里旅行呢?教師小結,并出示部分圖標。
3. 觀看水滴蒸發、遇冷凝結成水的視頻1
4. 教師展示遇冷凝結小實驗,請幼兒觀察。
教師總結:原來水蒸氣上升到一定的高空后,變冷,液化成小水珠,一起凝結成了云朵。
|
先幫助幼兒了解水滴去了哪?再解決怎么小水滴回來,通過故事發現原來是到云朵里去了這第一個過程。
在通過觀察視頻初步了解水滴蒸發遇冷凝結的原理。
|
三、水滴還會回來嗎
1.提出問題、集體討論,幼兒進行假設教師:小水滴變成了云朵,那它是一直變成了云朵還是?它會重新回到最開始的地方嗎?它會怎么回來呢?幼兒分組回座位,組內可再次討論,最終用前書寫的形式繪畫出自己的想法。
2.師幼共同小結
3.教師:接下來聽一聽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水滴回來了嗎?是怎么回來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4.觀看完整視頻,加深認知
|
大膽發揮幼兒的想象,讓幼兒進行討論思考,小水滴是怎么回來的。和老師小朋友共同討論,最后以科學視頻的方式嚴謹的進行總結。
|
四、水循環
1. 根據故事內容,引導幼兒發現小水滴旅行產生的一個循環條件。
2. 根據圖示,讓幼兒了解這是一個水循環的過程,分別由蒸發、凝結、和我們常見的降水三個環節組成。
|
把故事內容結合起來,讓幼兒明白小水滴旅行記其實就是一個水循環的過程。
|
四、課后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水滴蒸發凝結的科學道理,那么請小朋友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生活當中的遇冷凝結的小現象吧!
|
讓幼兒通過生活發現的各種現象來呈現我們學習到的科學現象。
|
【大班科學集體活動教案《小水滴旅行記》】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記》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水滴旅行記》附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