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目標為“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兒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中的一部分,其教育作用在幼兒發展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教育內容也非常廣泛,噴灑印畫就是其中之一。 說到噴畫,大家可能想到的是用噴畫機進行廣告噴繪或室內外裝飾噴繪,在這里,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噴畫教育活動,它所需要的材料是廣告色(或水彩、水粉顏料)、小梳子(梳齒疏密適中)、廢舊牙刷(軟毛為宜)、噴畫覆蓋物、白紙。操作時,在一張表面吸濕性較好的白紙上放好不同的噴畫覆蓋品,左手拿梳子,右手拿牙刷,用舊牙刷蘸上調好的顏色,在梳子上來回撥動,顏色就噴灑在紙上,拿開覆蓋物,一幅如煙如霧,朦朦朧朧,極具色彩感、節奏感、韻律感和美感的作品就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通過多年實踐教學工作的體會,我對幼兒噴畫活動有了很大的認識與收獲。我發現:這種噴畫活動比較適合中班年齡段的幼兒,在幼兒美術活動中具有很大應用價值,此活動操作性強又極富樂趣,對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陳鶴琴在“活教育”理論中強調“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要求幼兒園的教師充分利用幼兒周圍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自然現象、社會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綱要》中也要求我們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進行制作,體驗創造的樂趣。的確,噴畫活動所需材料,有很多可以隨手拈來。 1、自然物的利用。花開花落,我們可以把花瓣撿來(花瓣要大小合適,如:月季花瓣、玉蘭花瓣等),在紙上拼擺出花的形狀,噴畫后,一朵朦朧的花躍然紙上;零星地散放幾瓣,噴色后則是一幅更具詩意和想象力的作品。秋葉飄落,我們又可以把落葉撿來,拼擺出各種圖案,供幼兒進行噴畫操作。如:柳葉擺成蜻蜓;楓葉擺成金魚;還可以用各種樹葉搭配拼擺出形態各異的小動物。秋季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我們可以收集花生殼、絲瓜種子等等用于噴畫。 2、生活、游戲物品的利用。如:紐扣、硬幣、花形積塑、幾何卡片等,幼兒可以利用這些材料進行自由拼擺、組合、噴畫。 3、廢舊物品的利用。如:用蛤蜊皮拼擺出蝴蝶,蛤蜊皮和冰糕棒擺出糖葫蘆,蛋糕盒泡沫、廢棄的紙杯、方便面大碗等也都可以切割、剪制出各種需要的形象。 用以上材料進行噴畫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滿足幼兒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在操作中感受到自然物構圖的美感,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節約、環保意識。 瑞吉歐在其“百種語言”理論中,鼓勵孩子通過多種語言、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和表征。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主題活動在各級各類園所有聲有色地開展著,幼兒探索學習、體驗表征的范圍和途徑越來越廣泛,噴畫活動也在主題活動的導引下,與其他各領域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入到“百種語言” 中,為幼兒提供了一個更加充分的嘗試、探索、操作的空間。例如,在開展“歡迎你,冬爺爺”主題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把自己畫的雪人剪出來,加上自己的剪紙作品“雪花”擺在一起進行噴畫(見附圖一),在主題活動“春姑娘來了”中,教師引導幼兒把學過的詩歌《春雨》畫出來,再經過剪裁,制作成噴畫材料進行噴畫(見附圖二)等等,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鞏固學過的內容,又有利于發揮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在探索表現中積極主動地投入,注重發掘噴畫操作過程對孩子發展的價值。 楊景芝教授提出:“通過繪畫可以幫助幼兒發展智力、情感和思維能力。”噴畫與最常見的幼兒繪畫一樣,可以使“孩子們在一種文化情景中理解美術,提高美術素養,并在開啟少年兒童創造思維、促進兒童心智成長,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專注、堅毅、耐性等素養方面開辟一條新路。同時,為少兒美術教師提供豐富的可借鑒的課題內容資源,以拓展思路。” 噴畫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美術活動內容,與繪畫、剪紙、撕貼一樣為幼兒所喜歡,另外,噴畫還可以以繪畫、撕貼、剪紙等活動為基礎,將其作品進行加工,為噴畫提供更豐富的材料,這些材料來自于幼兒之手,孩子們在活動中更加興趣盎然,同時也在加工、噴畫過程中得到了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幼兒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智力發展也得到全面開發。 1、噴畫與繪畫、撕貼畫。 首先,輪廓鮮明、內容較簡單、形象大方的繪畫作品比較適合制作成噴畫材料,幼兒在畫、剪、噴系列活動中,不斷創造,而且樂此不疲,充分提高了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及動手能力,激發了幼兒的創意靈感。 幼兒撕貼畫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們手、眼、腦、耳、心多種器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撕貼作品用于噴畫,借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思維力和觀察表現的能力。 2、噴畫與剪紙。剪紙作品可以直接用于噴畫。如:主題活動中的剪紙作品,像剪紙雪花、五角星、團花等,區域活動中的自由剪紙作品,都可以成為噴畫材料的最佳來源。 3、噴畫與幼兒個性品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噴畫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包括耐心、細心,愛整潔、做事有序等。首先,噴畫如同繡花,需要孩子們專心投入,細心操作,以保證噴畫作品在色彩上或均勻有致,或此起彼伏,頗具韻律感;其次,噴畫是一種慢節奏的操作活動,需要在整個紙面上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慢慢噴灑,而且還要根據作品需要更換梳子、刷子和顏色,這些對磨練幼兒做事情的耐性有很大的益處。再次,噴畫需要準備的材料很多,如:梳子、廢舊牙刷、調制各色顏料、噴畫模具,操作結束后要刷洗噴畫工具,整理、晾干噴畫模具和作品等,整個過程需要孩子們保持個人衛生,保持作品整潔,需要孩子們學會有條理的去完成,不知不覺中,幼兒的衛生習慣、做事有條理的習慣逐步形成。 噴畫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 在噴畫操作過程中,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一點點躍然紙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與老師和同伴的相互交流、相互欣賞、相互分享的過程中,這種成功的快樂又升華為一種自信,這種自信可以幫助孩子們在其他領域活動中也樹立起自信心,積極大膽地去嘗試,去探索,去表征。 可見,幼兒噴畫活動不僅僅是美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創造教育與個性教育的整合體,工作在幼教一線的同行們可以結合幼兒美術學習的特點,吸收當前幼兒教育中“以人為本,終身教育”的先進理念,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把幼兒噴畫引入到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拓寬美術教育活動的思路及內容,引導幼兒在噴畫活動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和發展。
【噴畫——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 美術《個性面具》課后評析(關于幼兒美術創作)
• 走出幼兒美術教育的三大誤區
• 幼師該怎樣指導幼兒的繪畫
• 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 關于小班幼兒陶藝活動的探索
• 淺談藝術綜合教育活動中如何表現藝術美——記大班《金色的菜花》
• 讓多媒體在小班美術活動中綻放光
• 幼兒美術教學之體會
• 幼兒色彩感的培養與審美教育
• 讓自然的想象力飛翔
• 快樂與繪畫
• 感悟幼兒圖形想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