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
能把物體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
樂意探索多種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喜悅。
3.
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
課件、各種圖形
(
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
)
。
本袋(每袋
8
個本)
。
教學過程
:
1.
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nèi)容出示課件。
提問:
故事中大黑和小黑為什么會讓狐貍大嬸幫忙分面包?
(他
們要平分面包)結(jié)果怎么樣?(面包讓狐貍大嬸騙著吃了,哥倆只剩
下一點點面包)
他們是不是兩只笨狗熊?假如請你幫忙,
你怎樣分呢
?
2.
教師操作,二等分圓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任意對邊折。
怎樣驗證圓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疊。
說明兩份
一樣大。
(課件講解,實物展示。
)
引出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就叫圖形的二等分。
小結(jié):詳細說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分出來的一份和原來的相比哪個大?哪個小?幼兒講述,
然后老
師演證。
出示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和一個完整的圓形,
重疊比較得出
結(jié)論: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
,
分后的每一份都
比原來的小。
3.
教師操作,四等分圓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兩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
份,怎么分呢?教師用圓形紙操作,說明兩次對齊折疊的操作方法。
(課件講解,實物展示。
)
小結(jié):
觀察分開的和整體的關系。
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
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4.
出示正方形,
引導幼兒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進行二等分、
四等
分。
圓形的面包我們會二等分、
四等分了,
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
方形的餅干,
你能幫他們二等分、
四等分么?給發(fā)圖形幼兒操作探索,
教師觀察指導。提問“你是怎么分的?”
。幼兒操作后,課件展示各
種分法。
小結(jié):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
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5.
指導幼兒分組用折疊的方法進行三角形、
心形二等分,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四等分,并觀察講述。
圓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
那么如果我們用長方形、
菱形、
心形、
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
?
今天,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
材料,
小朋友自己動手分分看,
要怎樣才能把它們進行二等分和四等
分,
有幾種分法?然后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是怎樣分的?
(兩組二等
分,兩組四等分)
談話后小結(jié):生活中很多東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蘋果
等,有很多東西可以按數(shù)量如糖塊、書本、衣服、椅子等,很多東西
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
還有很多東西按容積分如水、油、牛
奶等
。
6.
啟發(fā)指導幼兒用剛剛學習的二等分四等分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開、
截斷分的,
椅子截斷就不能用了,
毛巾剪開就壞了,那這樣的物品我們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數(shù)
量、物品的重量來進行等分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袋本,(出示準備好的本)想一
想按數(shù)量怎么等分呢?啟發(fā):
你手中的本分給兩個小朋友,
怎么分?
每人幾個本?你手中的本分給四哥小朋友,
怎么分?每人多少個本?
7
.
拋出問題,結(jié)束活動。
如果老師再多給你一個本,請你把都分給三個小朋友,怎么分
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
下節(jié)課我們學習三等分。
現(xiàn)在跟園長老師
們說“再見”
。
活動延伸:
如果老師給你一杯水,請你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
分?如果給你一大碗的面,
要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
怎樣分?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二等分四等分】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感知10以內(nèi)的序數(shù)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大魚抱小魚 知道大與小的概念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