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歌曲,了解與中秋節有關的風俗,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質,注意休止符的停頓,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爺爺為我打月餅》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抒情性質,注意休止符的停頓。
2、通過歌曲,了解與中秋節有關的風俗。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歌曲的抒情性。
演唱時注意歌曲中的停頓
活動準備:
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課件與圖片(見加密狗)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一)復習部分
復習歌曲《大中國》,讓幼兒有精神地唱出聲勢。
(二)、 討論:中秋節
1、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中秋節)
2、提問:那你們知道中秋節除了要吃月餅外,還有什么和其他節日不一樣的地方呢?
小結:中秋節,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
3、教師播放課件【視頻欣賞一】,讓幼兒了解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二、 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一)、教師彈琴,幼兒欣賞。
1.關鍵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爺爺為我打月餅》,你們聽完有什么感覺?是歡快的還是抒情的?
小結:這首歌曲舒緩優美,歌詞充滿對爺爺的愛,是非常抒情的歌曲。
2、提問: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歌詞
(二)、學唱歌曲
1、教師彈歌曲旋律部分,幼兒跟隨拍旋律節奏
1)有節奏的拍腿
2)有節奏地拍手
2、幼兒跟隨鋼琴有節奏地邊拍手邊念歌詞
3、演唱歌曲
重點指導:注意休止符停頓部分,用舒緩的聲音演唱
1)集體演唱
2)個別幼兒演唱
三、延伸活動
1、播放課件【故事欣賞】嫦娥奔月,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播放課件【視頻欣賞二】,了解月餅的制作過程。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活動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的情景之中。讓幼兒討論:中秋節有哪些風俗?最喜歡吃什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可取之處。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主要以幼兒模仿學習為主,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重點教唱難唱準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給幼兒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較喜歡用這種讓幼兒自由發揮的方式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樂的情緒與情感,享受到了和諧聲音的美妙。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活動,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活動起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
【幼兒園中班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小海軍》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