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誰大誰小》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運用大于號和小于號,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誰大誰小》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
2.懂得運用大于號和小于號。
3.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畫有“〈”“〉”符號卡片兩張、1—10數字卡一套、蘋果卡片三張、桃子卡片兩張、粉筆三支、鉛筆一支、練習題每人三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
1.教師邊出示“>”和“<”的卡片,邊說:“今天老師帶來兩個好伙伴給你們認識,你們認識他們嗎?”
2.教師出示大于號“>”
。1)教師:它叫大于號,開口向左,跟著老師念:大于號,開口向著大數笑。
(2)教師舉例,在黑板上寫出3>1,讀作三大于一,跟著老師再念一遍,大于號,開口向著大數笑。
3.教師出示小于號“<”
(1)教師:它叫小于號,開口向右,跟著老師念:小于號,尾巴對著小數翹。
(2)教師舉例:在黑板上寫出2<4,讀作二小于四,跟著老師再念一遍,小于號,尾巴對著小數翹。
。ǘ⿲W習“>”和“<”的實際運用并進行可逆聯想。
1.出示圖片,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比較結果。
蘋果是三個,桃子是兩個,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兩個,蘋果是三個,2比3小,所以2<3
2.出示3支粉筆,一支鉛筆進行比較。
粉筆是三支,鉛筆是一支,3比1大,所以3>1
鉛筆是一支,粉筆是三支,1比3小,所以1<3
(三)練習題每人三張,一張填物體的數量,兩張填上數量并填“>”和“<”,鞏固對“>”、“<”的認識和運用。
。ㄋ模┙處熢诤诎迳铣鍪緮底挚ㄆ,請幼兒填“>”和“<”。(從實物之間的比較過渡到數目之間的比較,幼兒逐步理解大于和小于的實際意義并學會正確使用)
活動反思:
1.這節課我們小朋友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并學會了在活動中運用。知道,張大嘴巴的那面要朝大數。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游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小百科:大于號是數學中不等式運算符號的一種。大于號被廣泛運用在算數中,是小學必學的內容。1655年沃利斯曾以表示“等于或大于” ,到了1670年,他以及分別表示“等于或大于”和“等于或小于”。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誰大誰小》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數學課教案《編譯密碼》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