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活動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頒布,幼兒園健康教育作為課程領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也是把幼兒健康教育列為整個《指南》第一章,“是幼兒園教育的基礎工程
關鍵詞:幼兒園 小班幼兒 體育活動
一、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體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學習生活中,必須安排幼兒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1]
1.體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情感
諸多觀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緒情感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具有非常明顯的激發作用,它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品質,還是導致心理異常和障礙的一個中介的環節。動作的發展可以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映大腦髓鞘的過程,使神經系統綜合調節情緒。體育活動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奮,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
2.體育活動促進幼兒各種機能及身體的發展
幼兒可以在休育活動環境中充分參與其生理發展所需要的活動。在活動中使幼兒肌肉得到鍛煉,使身體形態正常發育。幼兒通過鍛煉加強了他們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并促使幼兒的平衡感、節奏感、方位感等各種感覺迅速發展,通過陽光、空氣、水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刺激,使幼兒以外界各種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促進幼兒體格健康發展。[2]
二、小班幼兒開展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1.教師體育活動教學內容超載、輕重把握不當
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的超載表現在質和量的超載,幼兒園體育活動自覺的外在教育,必須建立在兒童活動中自發的內在教育性的基礎上。如小班體育課《小蝌蚪找媽媽》中,確定2條主要目標:一是學會跑(定向跑)、向前和向上跳;二是練習跑、跳協調性,在力量、耐力、速度、平衡性上得以提高,對其進行自然、合理拓展,這是允許的。但如果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中增加這樣一條目標:學習聽信號變速走并能繞過障礙曲線走,就可能會因超出兒童發展水平而出現教育性超載的現象。[3]
2.教師為幼兒提供的運動器械不夠豐富、不夠充足,對小班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形式單一
有些幼兒園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為幼兒提供的運動器械無論是在種類上還是在數量上均存在明顯的不足,難以滿足幼兒運動與發展的需要。有些幼兒教師的體育理論知識薄弱,不懂得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和調節體育活動的運動密度和運動負荷等,從而導致體育活動方法、手段、內容單一,不能遵循幼兒體育教學規律,不能很好地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4]
三、小班幼兒開展體育活動的實踐探索
1.樹立小班幼兒安全意識,教給幼兒自我保護的方法。
小班幼兒年齡小,空洞的理論講了等于沒講,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有意義的故事來教育孩子,引導幼兒了解安全保護自我的意識,教給孩子保護自我的方法,還可通過游戲活動來強化孩子活動的規則,并可實施相關活動的注意要點,可用圖文式張貼在活動室內,供幼兒學習、記憶、鞏固。[5]
2.提高教師對體育活動的組織能力
在設計體育活動時,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運動強度的安排,切忌內內容超載。體育活動包括新內容的聯系、舊內容的鞏固、多樣內容的綜合等具體的需要。從個體動作形成的規律來看,一個動作一項運動基本上要經歷粗略掌握――改善提高――運用自如3個階段。此外,要遵循“上升――平穩――下降”的身理機能變化。
3.通過多種形式,切實開展小班幼兒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可用嘗試法、探索法,需要幼兒身體的直接參與,在幼兒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既要考慮和遵循幼兒認識的特點和發展規律,還必須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的規律和幼兒在此方面的特點以及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幼兒體育活動必須符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發展水平,以游戲作為主要的活動形式,而幼兒活動的目的,則是要增強每個幼兒的體質,愉悅身心,使每個幼兒的體質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的提高,沒有統一的達標要求。我們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體育活動。
(1)創新本土化的體育游戲活動
體育鍛煉中,我們不但可以利用現成買來的皮球、妞妞車、呼拉圈、繩子等器材讓幼兒進行體育游戲活動。我們小班年段老師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喜好,和家長、幼兒共同搜集材料,設計、制作體育玩具,如:沙包、毽子、高蹺、跳跳圈、小梅花樁、小老鼠、袋袋蟲等活動器材。使用“本土化”的?w育活動器械具有可玩性、安全性和藝術性,深受幼兒喜愛。在活動中,教師還可引導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現一種玩具的多種玩法,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2)松弛活動
幼兒神經系統比較柔弱,大腦皮層容易疲勞,機體容易受損傷,因此,教師在安排體育活動時注意動靜交替、合理搭配。此外,還注意教給幼兒放松自己身體的辦法。
(3)感覺訓練
根據幼兒喜歡想象、富于幻想的特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造性活動。比如,想象自己正在乘電梯,做上升或下降動作,或想象自己正在釘鐵釘,做把鐵釘釘入木板里然后又拔出來的動作。
(4)親子體育游戲活動
家長和孩子在家可以一起做小游戲。如“小老鼠踩尾巴”、“小烏龜馱物”等,孩子在進行這些游戲玩耍時不僅感到非常愉快、有趣,而且也加強了肢體肌肉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鍛煉。還可以讓孩子做模仿操。可以模仿小馬跑、小鳥飛、小兔跳等;也可模仿成人的一些動作。從而促進了孩子肌肉、骨骼的正常發育。
結語
《開展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的探究》本著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開展。教師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作為孩子活動過程中的支持者、啟發者、合作者、指導者,在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任重而道遠。教師還必須重視自身的學習,扎實自己的基本功,優化對孩子體育活動教育的引導,讓每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一起邁向健康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幼兒園工作規程[M].國家教育委員會,1996、6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2002
[3]林永海.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0
[4]朱家雄.幼兒園課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
[5]李生蘭. 幼兒家庭教育[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作者簡介
宋玲姣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4年4月7日 籍貫:紹興 職務;幼兒教師
【開展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的探究】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體育活動
• 初探幼兒園體育活動實施策略
• 幼兒園體育游戲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 幼兒園綜合體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探究
• 幼兒園體育自主游戲初探
• 淺談怎么樣進行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改革
•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 談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優化策略研究
• 幼兒園體育活動中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
• 淺談幼兒園體育教學中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