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體育活動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身體素質和機體的適應能力發展的積極因素,它不僅發展了幼兒各種基本能力,更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交往技能和認知技能,以及能富有創意地表現自己,促進幼兒情緒的成熟與社會性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體育活動
國民素質中最基本的一項內容就是身體素質,身體素質離不開體育活動。因此體育活動就要從學前教育階段抓起。幼兒園體育活動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身體素質和機體的適應能力發展的積極因素,它不僅發展了幼兒各種基本能力,更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交往技能和認知技能,以及能富有創意地表現自己,促進幼兒情緒的成熟與社會性的發展。
一、學前幼兒體育活動具有年齡特征
眾所周知,每一個年齡階段身心發育水平是明顯不同的,身體各器官、各部分、各種機能發展的快慢都有差異,因此科學地選擇和安排學前幼兒的體育活動是一門嚴謹的學科。
不同階段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在體育游戲中,小班幼兒對游戲中的動作、角色、情節很感興趣,對游戲的結果不大注意。游戲內容和情節簡單、角色少,全班做同一動作,既是游戲規則,也是游戲的內容。中班幼兒喜歡有情節、有角色、有追捉性的游戲,比較注意游戲的結果。內容、情節、動作、角色比小班復雜,增加了競賽的成份。而大班幼兒喜歡競賽性,動作多、難度大的游戲,這些游戲情節和角色之間的關系更為復雜,需通過一定努力才能取勝,規則更嚴格。所以我們平時根據不同的年齡,選擇不同的內容,科學地安排。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特性
(一)體育活動中要重視個別差異
幼兒在體質、能力、健康狀況及對刺激的反應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要區別對待體育活動中因材施教尤為重要,如果用劃一的標準作統一的要求,往往使能力強的幼兒感到”吃不飽”,提不起興趣;能力較弱的幼兒則”不敢吃”,喪失了信心,結果影響了幼兒的充分發展,不能使每個幼兒體驗到滿足和成功,將會出現損傷體弱幼兒的健康,或是對強壯幼兒的鍛煉效果不明顯的現象。因此就無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判斷幼兒的體育活動是否適度,可以采用觀察面色和測試心率的方法,以便于及時掌握和調整。
(二)體育活動的量要適度
在體育活動中應根據人體機能變化規律來設計,幼兒在運動過程中,生理機能的變化經歷了上升、平穩、下降三個階段。
(1)上升階段。上升階段包括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在未進行身體鍛煉活動前,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的選擇性反應。表現為幼兒血液中血糖含量增加,心跳呼吸加快,大腦興奮性提高,精神愉悅振奮等等。這些變化能加速身體各器官克服惰性,使活動能力較快上升,以適應即將開展的身體鍛煉活動的需要。第二個過程是通過適當的身體活動,克服各器官、組織的惰性,使身體的活動能力較快地達到較高水平。為此,我們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應利用適當的輔助活動(熱身活動或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使身體活動能力較快地上升以適應第二個階段活動的需要。上升階段的變化與幼兒的體質,訓練水平、年齡特點及活動內容等因素有關,其時間有長有短。幼兒身體各器官的惰性小、易動員,活動能力上升快,所以開始部分活動負荷的增加要稍快一些。
(2)平穩階段,幼兒身體各器官活動能力已達較高水平,且能保持一段時間,這時身體活動效率高,學習效果好,且能適應較激烈的活動。這時宜將難度較大、較新的教材或運動負荷較大的練習內容安排在此階段,平穩階段持續時間的長短與幼兒的體質、訓練水平、年齡、心理狀態及活動內容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的大小等因素有關。幼兒的持續時間較青少年或成人短,因此,在此階段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活動內容,控制好練習的密度和運動負荷。既要保證運動負荷高峰的出現,又要避免因運動負荷過大,高峰過早出現,使幼兒過早發生疲勞。
(3)下降階段,幼兒身體鍛煉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由于體內能量、物質的消耗和恢復不足,身體出現疲勞,活動能力下降,這時應停止激烈的活動,進行一些放松活動。但不宜”急剎車”,應安排一些緩沖活動,以便較好地恢復身體機能和消除身體疲勞。
(三)形式要適合幼兒的性格特點,游戲化
體育游戲中的動作簡單易學、豐富多彩,特別是其中的模仿動作,形象生動有趣,容易激發兒童興趣。游戲中的競賽,對于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的幼兒,其吸引力更大,體育游戲一般都有反映現實生活的情節和想像中的角色,適應了幼兒模仿和參與成人活動心理需要和幼兒社會化的需要,能夠引發活潑多樣,引人入勝的身體練習方式,也是引發幼兒參與鍛煉的重要因素,因此,體育活動以體育游戲為主,輔以其他的身體動作練習。
設計科學的和組織良好的幼兒體育游戲,在促進體能、智力、品德、習慣的全面協調發展中有著巨大的潛力。幼兒的運動、競賽、娛樂、模仿、表現、創造、審美和社會交往的多種自身需要,都有可能從體育游戲中得到滿足,所以在體育活動中多開展一些游戲活動。根據以上三個階段,在設計幼兒體育活動時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過程,在開始部分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適應性準備,可做一些基本體操或模仿活動,開展一些運動負荷不大的游戲,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
舞蹈或律動等。這樣來激發幼兒參與身體鍛煉活動的興趣,通過身體活動,克服各器官、組織的惰性,激活主要肌群,提高活動能力。
三、教師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思考
(一)、體育活動組織中應學會的最多觀察,最少指?В?最大幫助。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一名觀察者,指導者和提供幫助者。但是,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卻不是相等的,應該做到“最多觀察,最少指導和最大幫助”。
(二)、要提高教師開展體育活動的素質
教師的個性及身體素質與能否開展高質量的體育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體育活動中,教師的最佳個性應該是活潑、好動、充滿朝氣,而且能夠調動活動氣氛,因為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同時,我們教師還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體育活動組織方面扎實的理論功底與實踐經驗的積累。
綜上所述,體育活動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十分重要,并不是任何環節可隨心所欲地改動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設計,科學安排,全方位重視,才能更好發揮體育活動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健康的實際功能。
【淺析幼兒園之體育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實施現狀及改進建議
• 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現狀分析
•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組織
• 幼兒園自制體育玩具
• 淺析幼兒園混齡體育教育
• 淺談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的性別差異
• 談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 讓球類游戲走進幼兒園體育活動
• 淺談幼兒園如何開展體育活動
• 讓納西民間體育走進幼兒園
• 幼兒園大班探究式體育活動的研究
• 淺談幼兒園冬季戶外體育活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