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活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準備活動其實就是讓幼兒實現相對的靜態到動態的轉換,我們都知道整堂課的
教案設計中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準備活動。所以準備活動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課的質量和效果。
(1)它具有集中幼兒注意力、體育鍛煉前進行一定強度的準備活動,可使肌肉的代謝過程加強,肌肉溫度升高,這樣即可以使肌肉的沾帶性下降(不發僵),還可以增加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彈性,減少由于肌肉劇烈收縮造成的運動損傷。
(2)它能調節心理狀態,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體育鍛煉前的準備活動可以將鍛煉者的心理狀態調整到體育鍛煉的情景中來,同時接通各運動中樞間的神經聯系,使大腦皮層處于最佳的興奮狀態,投身于體育鍛煉之中,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它使人體各器官系統功能迅速地進入工作狀態,一方面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使身體得到一般發展。總之準備活動組織得如何,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同時對學生體質的影響,傷害事故的預防都有重要的作用,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往往被忽視,有時只作為一種形式走過場,存在著公式化和教條化現象;有時缺乏認真準備,不能與授課教材有機結合,形式與內容缺乏新意,形式死板;幼兒站位不科學高矮不齊,男女分配不均勻所失去在活動比賽中的公平性。這些現象都達不到準備活動的要求,久而久之就會使幼兒感到枯燥、單調,甚至產生厭煩心理,這樣對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對體育課的興趣,對營造課堂氣氛都十分不利,同時也降低了準備活動的效果,不利于提高上課的質量,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為了達到準備活動應有的效果,要從課前準備活動類型上進行剖析問題:
[傳統準備活動\&現代準備活動\&統一性\&游戲化\&規定性\&韻律化\&附屬性\&多樣化\&]
統一性(課堂常規練習)是指迅速地把幼兒組織起來,明確課的學習目標,進行集中注意力的練習,生理負荷較小的游戲和隊列、隊形練習等,使身體各部分迅速進入運動狀態。它的缺點是形式單一,很容易使幼兒失去對主要活動的興趣。
規定性(一般性準備活動)是使身體各主要肌肉群、關節、韌帶都得到充分的伸展。進行一般性準備活動時,應注意加強較強的肌肉群的練習,包括慢跑、徒手的或持輕器械的基本體操和武術,以及負荷量較小的游戲。做這些練習要求動作準確,嚴格按照規范動作進行練習。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體態和正確的身體姿勢。它的缺點是對主要活動的針對性不強,很容易造成形式過場的現象。
附屬性(專門性準備活動)是指準備活動練習從編排的指導思想到具體的內容與形式,都是圍繞基本部分的教學內容來設計的,是為基本部分教學服務的。因為傳統教學理論認為,體育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是依靠基本部分來完成的。準備活動的任務主要是使身體各器官系統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為基本部分學習做好了準備。它的缺點是缺少活動的趣味性。
隨著體育教學的深化改革,特別是課堂結構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對體育課中準備部分的教學,不再單純地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務,而是其自身同樣具有教育、教學和教養的因素。因此現代教學的基本思想,如智能的培養、個性品質的發展以及實施具體課的任務等,應該從課的一開始就得到比較好的體現。
現實的準備活動教學有如下的新特點:
游戲化――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圍繞主要學習內容,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活動的開展要以游戲形式為主,也就是以游戲、循環練習、競賽的形式安排的準備活動。所以興趣性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經常運用,能極大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躍氣氛,提高教學質量。運用時,要注意控制運動負荷。
韻律化――準備活動教學過程的韻律化使近年來比較突出的一個新特點。它首先表現為
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音樂是準備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將會有效地提高準備活動的質量和效果。使幼兒能更協調準確地表現動作,提高練習的節奏感和動作運用的實際價值以及健康效果。與此同時,準備性練習節奏也更加明快強烈,各種練習的藝術性得到了加強,美育得到了越來越充分的體現。
多樣化――鑒于以上特點,準備活動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變得更加多樣。它隨著活動的類型、教材的性質及課的任務等的變化。使教學顯得更加生動活潑,提高了準備部分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不但要在形式上豐富性同時要注意提高準備活動的有效性:
(1)準備活動要具有科學性。根據幼兒身體發育及生理和心理特點,以游戲或簡單易學動作為基本,再結合教材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從幼兒的實際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出發,不可以強度太大或動作過繁,以免影響基本部分的學習或降低學習興趣。要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編排原則,做到內容和方法由易到難,動作速度和節奏由慢到快,動作連接及組合由簡到繁。
(2)準備活動內容要豐富多彩。一套基本體操,一個游戲長期使用,久而久之,幼兒會感到乏味、厭煩。在教學中,選擇準備活動的內容應全面、豐富、形式多樣。既要有徒手體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進間的;既有單人的、也有雙人或集體的;既有一般練習,又有模仿、誘導或輔助性的專門練習。這樣使幼兒感到新穎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的同時激發幼兒的運動欲望。
(3)注重一般性準備活動與專門性準備活動的結合。準備活動不只是做個游戲,做幾節基本操。一般性準備活動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關節、韌帶都得到充分的活動。準備活動是為主教材服務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與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關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統機能得到充分活動。它是在一般性練習基礎上,采用動作性質相似和結構與基本部分教材相類似的專門性練習。專門性練習是一般性練習無法代替的。因此上課時必需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專門性準備活動練習的比重。
(4)準備活動中幼兒的站位
由于幼兒年齡小,動作協調能力差等特點,一個科學合理的站位能幫助他們迅速排好隊,以免浪費很長排隊時間。方法是在地面上畫好間距相宜的彩色圓點以便幼兒一看到就能找到,在圓點中心寫上相應的數字,幼兒按編號迅速站立避免了因報數浪費時間,讓幼兒熟記自己的站位號,如在活動中有小朋友注意不集中或為了糾正其動作,老師可喊號來提醒。
總之,高質量的準備活動,能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上玩得開心,并能在準備活動與主要教材之間的連成通道,讓幼兒更有激情和信心去進行后面的學習,讓教學更加鮮活亮麗,更添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淺析幼兒園體育課準備活動】相關文章:
• 幼兒園晨間戶外混齡體育游戲的實踐與探索
• 淺析幼兒園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
• 幼兒園體育課運動量的調查分析
• 淺談幼兒園體育的設計策略
• 淺談幼兒園拍球體育活動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 如何開展好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
• 淺談怎么樣進行幼兒園體育活動教學改革
• 談幼兒園科學健康的體育活動
• 淺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 日本幼兒園的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