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為幼兒教育中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政策依據。下面,我將談談如何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
一、體育活動應著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組織活潑生動、形式繁多的幼兒體育活動,需要依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真正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幼兒興趣的培養
剛入園的幼兒園小朋友對于彼此是陌生和不熟悉的,表現在交往中顯得不主動。因此在體育活動時,可以邀請他們的其他學科教師一起進行游戲,如“灰太狼灰太狼幾點鐘”“喜羊羊喜羊羊真愛玩”等。讓教師在游戲中扮演主要角色,通過積極快樂的情緒感染幼兒,帶領孩子們縱情地玩、盡情地笑、無拘無束地跳。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之間也相互熟悉了,交往也日漸頻繁,幼兒也會在更多自由活動的機會中展現自己。
(二)趣味游戲中需要重視制定規則
由于幼兒的身心特征決定其在戶外運動時非常活躍,但也因為幼兒在此階段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為了保證體育活動的順利、正常和安全進行,教師應在活動中制定相應的規則及要求。不過這些規則也會讓幼兒產生困惑,他們在興奮的時候是不會在意和遵守這些規則的,如果強制讓他們遵守,給予限制,會讓幼兒的活動參與積極性受到打擊,降低參與的興趣。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游戲情節及時靈活地將相關規則趣味性化。
(三)創設生動的情景
體育教學活動中涉及了大量的動作訓練,但是單一的機械性訓練會讓學生產生枯燥的情緒,繼而導致其興趣降低。因此教師應主動地將幼兒體育教學穿插于充滿童趣的情景活動中。例如,在體育活動《小小游擊隊》中,教師將活動貫穿于幼兒喜歡的故事之中,孩子們扮演游擊隊員,重點練習匍匐前進;教師又創設情境,隊員們鉆過山洞(鉆圈)、走過小橋(平衡木)、匍匐前進過電網(地墊)、穿過山谷(跨欄)、繞過樹林(可樂罐)將手榴彈投向敵人,孩子們被故事情節所感染,自然地融入到活動中,并全身心地投入去充當角色并在其中主動鍛煉。這個活動中,教師加入了情景的設計,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走、跑、跨、鉆、繞、匍匐這些動作都得以練習。
二、體育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探索
教師引導,幼兒由被動模仿轉變到主動探索。我們認為,要讓幼兒主動探索,關鍵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除了必要的示范,我們很注意引導孩子探索和獨立思考,避免機械模仿學習活動。
(一)一物多玩,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我們在體育活動中經常采用啟發鼓勵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對器材的選擇應盡可能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盡量選用一些日常用品,如椅子、小桌子、長凳子等都可以作為活動器材,并使用這些器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二)一課靈活設計,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幼兒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必須將現有的認知結構的思想,與新知識進行積極聯系,使自己原有的認知模式匹配,并使同化和順應過程符合原來的改造和重組的過程,而恰恰是這一過程,是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的過程。
三、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強的孩子能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并通過活動,讓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他們能夠主動與他人交流,與其他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自信堅強的孩子能大膽地嘗試,勇敢地去地面對困難。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活動能力程度的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的認可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身體活動能力良好,能獨立完成各種幼兒體育活動,往往會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對于其他問題具有很強的自信心,并積極主動地行動。相反,那些行動緩慢、身體活動能力較差的幼兒,往往會因為在體育活動中的失敗,使他們容易產生消極傾向的“自我”,表現為缺乏自尊和自信,消極,缺乏動力,依賴性強,容易產生不安全感。
(一)寬松的環境讓幼兒更有自信
幼兒對成年人的依賴性與他們的年齡成反比,即使是大班的幼兒,他們自我評價的獨立性依然很差,他們往往將成年人,尤其是教師的評價作為自身的重要依據。因此,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教師應該在行動和語言上用心照顧每一個幼兒。這樣,幼兒在正面和積極地刺激中,以輕松愉快的心情積極地生活,積極地活動,并逐漸學會自信。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是平等式的友誼,讓幼兒信任教師,孩子在成功的體驗活動,得到教師的肯定更有益于幼兒有自信。
(二)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是活動和學習的主體,是個體的主動發展的好時期。在安排組織體育活動時,教師不再是“獨裁者”,應注意引導孩子積極地探索和思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幼兒期是個體主動性發展的良好時期,在組織和安排體育活動時,除了必要的示范外,教師需更加注重引導幼兒主動地進行探索和思考。如在早晨的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多樣的自選器械,啟發幼兒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在游戲中,如果幼兒的主動性能得到進一步發揮,自信心也隨著進一步增強。教師需要盡量避免簡單重復的機械模仿,應更多地啟發和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充分發揮幼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當其通過自身體驗獲得成功后,使其主動性得到發揮,自信心也隨之得到增強。因此,在體育活動中,幼兒的成功體驗能夠帶給他們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三)在挫折中保護幼兒的自信心
在組織小組競賽性游戲時,需要注意淡化輸與贏,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克服自己的弱點,增強抗挫折能力,建立這樣一種信念:只要不斷努力,總會取得成功。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游戲中讓幼兒平等競爭,將幼兒分成強勢、中勢、弱勢三個層次組進行公平競爭。這種良好的心理的建立,為幼兒入學及今后進入社會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需要廣大的幼兒教師將進一步加強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思考,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深入研究,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尋找更多、更好的新方法,適合孩子的發展。
(責編 張亞欣)
【淺談幼兒園體育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體育教學中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