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幼兒園體育器械維護與管理的現狀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器械擺放混亂,沒有分門別類;器械維護混亂,沒有專人專管;器械取放混亂,沒有登記制度。基于此,筆者提出幼兒園體育器械維護及管理的四個策略。
1.符號標示法
體育室器械的文字標示。體育室要供全園師生使用,使用后往往難以正確歸位。對此,我們可以采取文字標志加以提示,以便教師使用完后的對應歸位。文字標示必須清晰醒目、牢固耐用,比如標示要過塑、過膜以防潮濕。
區角器械的圖片標示。區角的體育器械往往是幼兒自主取放的,教師應該在器械區貼上相應的圖片標示,便于幼兒使用完后清晰地歸位。使用各種標志和圖文提示是為了給幼兒一個“不說話的好老師”,在取放體育器械時得到相應的暗示和指引。
2.責任到人法
專人管理。對于體育器械的管理必須有人專門負責,以提高體育器械管理的有效性。
輪換負責。體育器械的管理工作是一項單一而又繁瑣的工作,不能單靠一人之力完成,而應采用級組輪換管理或班級輪換管理的方法。具體管理工作包括體育室及體育區角器械的檢查、整理及歸類,登記冊檢查,器械標示的檢查等一系列工作。此外,體育器械管理者應負起監督的職責,對于沒有完成任務的級組或班級給予督促或提醒。
3.登記管理法
取放登記。對于體育室內器械的取放應該有專門的登記冊,做到“誰用誰負責,誰用誰登記”的原則。登記冊內容應包括取放器械名稱、使用時間及歸還時間、使用人簽名。這樣可以確保器械使用的規范化和秩序化,如出現器械不見或丟失的現象,可隨時對體育器械進行追蹤。此外,登記冊應放到固定的位置以便取放,教師登記后應放回原位。
損壞登記。必須有專門的體育器械維修登記冊,以便于及時維修或更換,保證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此外,對于已發現問題的體育器械應立即設置警示標示或收起,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4.分類管理法
按需擺放。器械是為教師和幼兒服務的,對于器械的擺放要根據日常教學的需要。第一,體育室內器械應按照使用頻率的多少合理擺放。一般使用頻率較高的體育器械應擺放在體育室容易拿得到、最顯眼的地方,使用頻率較低或很少使用的體育器械應放在里面或下面。第二,體育室外應設立專門的器械架,常用的小型器械應分籃子放置在器械架上。體育室一般比較狹小,東西較多,不適合幼兒獨自進入,因此,設立室外器械架有助于幼兒參與器械的取放或歸置,讓幼兒成為器械管理的主人。
分類管理。不同的體育器械具有不同的特點,需使用不同的維護方法,需分類進行管理。根據幼兒園現有的體育器械一般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布料類的體育器械,如海綿墊、沙包、布球等。此類物品一般比較容易發霉,應放置在通風、干燥的地方,定期晾曬。二是皮革類的體育器械,如籃球、足球、皮類體操墊等。此類物品容易開裂,怕水、怕暴曬,應放置在通風防曬的地方。如球類可擺放在擱球架上,擱球架可擺放在防風雨的操場一角。三是塑料類的體育器械。包括沙水玩具、塑料啞鈴、塑料拱門等。此類物品長期暴曬容易老化,應放置在防止陽光直射的地方。塑料類器械一般不怕水,容易保存,但要注意清潔衛生,如沙水玩具上不能帶有沙水,以免發霉。四是鋼鐵類的體育器械。因此類器械的安全性差,一般多用于大型器械、車類等器械的支架,如立柱、蕩橋、秋千架、吊環等。此類物品是固定的,表面都有防水油漆,一般是要做好此類器械的安全檢查,如螺絲有無松動或脫落、有無尖銳凸起等。五是繩類的體育器械。跳繩一般是麻類或纖維類制品,潮濕容易發霉,所以應擱置在通風口處的籃子里。一般攀爬網應設置在操場內,而秋千繩最好用不銹鋼鎖繩。此外,對于自制的體育器械應該按照其自身屬性做好防潮或防曬工作。
(作者單位:廣州市越秀區中六幼兒園,廣東 廣州,510170)
【幼兒園體育器械的維護與管理】相關文章:
• 關于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有效性的探討
• 農村幼兒園如何進行體育區域活動
•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評價
•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組織
• 淺談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
• 淺析幼兒園之體育教育
• 淺談幼兒園體育活動后的放松活動
• 淺析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的指導
•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有效實施
• 讓民間體育游戲走進幼兒園戶外活動
• 幼兒園大班探究式體育活動的研究
• 如何激活幼兒園親子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