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幼兒園體育活動課堂有效的實施越來越引起我們的關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在組織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如何合理、科學地安排活動過程將直接影響課堂的效果,也將影響幼兒各方面的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我們首先創設生動的游戲情境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其次要制訂合理恰當的目標來明確幼兒體育活動的方向;再次我們從科學、適時的指導中提高幼兒體育運動的能力;最后我們還關注幼兒的表現,適時調整,激發幼兒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功感,以此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體育活動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創設生動的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以游戲為生命,多游戲,多快樂。”在平時組織幼兒的體育活動中,我們經常會創設一些游戲情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如在活動《小松鼠運松果》的活動中,我們創設了小松鼠運松果、小松鼠送松果的游戲情境,當幼兒在練習夾球行進跳的時候就布置了一個場景,有一片松林,幼兒像小松鼠一樣夾著松果(球)繞過松林向前跳。為了讓幼兒學習雙腳夾球往后翻,我們又創設了第二個游戲情境:小松鼠送松果,草地(墊子)上放一個簍子(樹洞)里,讓幼兒將松果(球)運到自己的簍子(樹洞)里。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始終在游戲中進行,我們把各種動作融于有情節的游戲之中,幼兒感到十分有趣,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因而創設生動的游戲情境能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制訂合理恰當的目標,明確幼兒體育活動的方向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和方向,它不僅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重點,也是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比如,玩球是大班孩子最喜歡玩的體育項目之一,玩球的方法也有很多,如踢、投、拍、滾等,這些玩法幼兒基本都會,我們在了解幼兒玩球的現有基礎上精心設計了大班健康活動《小松鼠運松果》。在制訂活動目標時,一方面緊緊圍繞《綱要》精神,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我們針對大班幼兒的興趣,身心發展比較穩定,并且正是活動能力迅速發展時期,對各項動作已經能夠建立很好的條件反射,所以可以進行較復雜的動作練習了,制訂了夾球跳和夾球后翻投籃這兩個動作作為目標,這對大班幼兒來說既有興趣又有挑戰性;既鍛煉身體又滿足了幼兒勇于嘗試的心理需求,為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說制訂合理恰當的目標能明確幼兒體育活動的方向。
三、活動場地安排合理,活動器具投放科學
體育活動場地的安排、活動器具的投放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體育活動器材的提供直接影響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影響幼兒鍛煉的效果,因此,為幼兒提供的材料應是開放的、科學的、豐富的、可選擇的。體育活動的器具特別多,為此,我們要把活動器具放置在既不影響幼兒活動又能使幼兒迅速取放的位置,提供的活動器具要既有挑戰性又能讓幼兒獲得成功。如在活動《灌籃高手》的過程中,在最后一個投籃的環節中,我們事先請中等個子的幼兒試投,然后根據投擲情況設置欄架高度和距離,這樣讓其他每一位幼兒都能很準確地投籃,并獲得成功,使幼兒體育活動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
四、用科學、適時的指導提高幼兒體育運動的能力
1.有目的地運用集中講解的指導策略
為了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多次集中、分散的弊端,我們采取了當幼兒練習遇到問題時或要交代新要求時才進行集中講解,大多數的講解都是在幼兒活動探索中,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在活動《玩繩》的過程中,第一次集中講解的是幼兒學習分解跳繩的基本要領,第二次講解的是幼兒學習連續跳繩的動作,只要有新的動作要學習,我們就會讓幼兒集中在一起練習。這樣不僅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而且能使幼兒及時地得到指導,讓幼兒一直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狀態投入活動,大大提高了活動的有效性。
2.關注幼兒表現,適時調整,激發幼兒體育運動的成就感
在活動過程中,我們要克服以往在體育活動中運動量不足的困難,適時地開展幼兒體育教學活動。如在活動《小松鼠運松果》的過程中,我們設計了兩個運動高潮:第一,在練習夾球跳的時候,加了一個鼓點,讓幼兒聽鼓點的快慢節奏來練習夾球跳,通過鼓點來控制運動量,當鼓點聲加快激烈時,幼兒就加快跳的速度,當鼓點聲放慢時幼兒就放慢跳的速度;當幼兒的活動量不足時,就加快鼓點的速度;當幼兒練習得氣喘吁吁時,我們就放慢鼓點聲,這樣反復交換,既能控制好活動的強度與密度,又能讓幼兒的身體得到一個暫時休息的機會,運用鼓點把運動量推向了第一次高潮。這時我們關注到幼兒已經練得很累了,心率也加快了,所以又適時地引入了體育鍛煉中藝術體操的形式,在柔美的
音樂中躺下,接著練習夾球抬腿,最后后翻投籃,加強了身體柔韌性的練習,強度降低了,幼兒的身體體能也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就在這時我們又設計了“小松鼠送松果”的游戲,再次把運動量推向了高潮,使整個活動有張有弛,此時我們的指導有目的、有計劃、恰到好處地調控了幼兒的活動量。
《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幼兒的水平、能力有差異,這時就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在關注活動的過程中注意安排的動作要由易到難,逐漸加深,促進幼兒的運動技能不斷發展,如:跳—夾球跳—有節奏地跳—繞過障礙物跳,這些跳的動作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得到了不同層次的提高,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增強了幼兒參與體育運動的成就感,從中真正體驗到了體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我們要進行全方位、深入的思考,從內容的確定到目標的制訂,從教師的組織、指導,活動的結構、層次到幼兒的運動量,不斷地去完善,讓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真正發揮有效性。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雙塔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體育活動課堂有效性實施策略初探】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體育課程游戲化
•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游戲活動
•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體育游戲
• 《幼兒園優秀體育活動設計99例》簡介
• 幼兒園如何開展區域性體育活動之我見
• 瀘州市城區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調查分析
• 農村幼兒園因地制宜體育活動之探索
•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作用與組織
• 淺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體育教育生活化
• 湖南省長沙市幼兒園體育活動研究
• 芻議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