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幼兒體育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幼兒正常發育,增強體質;促進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培養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活潑開朗的性格。”這些年來隨著對幼兒體育教育的關注,國內外的教育學者紛紛要求幼兒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幼兒體育鍛煉的有效性,幼兒的體育鍛煉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收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得幼兒體育鍛煉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利于幼兒的發育和成長。如何通過有效的辦法來規避這些問題或是減少這些問題的產生是當前幼兒體育教育工作者所應當思考的。
一、幼兒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合理的體育活動時間
現在幼兒園雖然對幼兒的體育活動有了更多的重視,也對幼兒園的體育活動進行了一系列更為具體的安排,但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結構的影響使得我國的幼兒體育活動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就時間這一問題來說,幼兒受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的影響使得他們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好奇心,但是這個好奇心和他們的對一件事物的熱忱度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過長的話幼兒便會對其喪失興趣;而時間過短雖會讓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但是對于體育鍛煉來說卻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在幼兒園的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幼兒體育活動時間總體較長但是較為分散;二是幼兒活動時間段較大,一次體育活動時間過長,令幼兒產生疲乏感和無趣感,喪失興趣。
(二)體育活動器材匱乏
幼兒時期的孩子抽象思維要強于邏輯思維,所以在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應該采取較為豐富的體育活動形式和方式去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起他們的探求欲望,使他們主動參與進活動中來。這便對幼兒體育活動的方式和體育器材的選取有了一定的要求。但實際上由于幼兒園資金有限或是場地等原因使得他們無法購置大量的活動器材,也無法開展較大場地的體育活動,這便使幼兒的體育活動方式受到局限。幼兒缺乏對體育活動的好奇心,也沒有較大的體育鍛煉熱情,那么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幼兒便會興趣缺缺。
(三)老師角色扮演失誤
首先,體育活動是幼兒的活動,應該以幼兒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老師為客體,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需求為主,但事實上,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老師往往按照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去進行組織教學,對于幼兒的心理需求并沒有進行過多的關注,這不僅使得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無法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會使得幼兒對此缺乏興趣,不能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其次,幼兒受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的限制使得幼兒在進行一些活動時需要有人從旁進行指導和監督,引導著孩子一步步按照既定的計劃去執行。但是在日常的體育活動中由于有的老師對幼兒缺乏耐心或是對幼兒過度的信任,在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時沒有進行過多的指導,對幼兒體育活動過多放任,這使得幼兒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有了較多的盲目性。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問題的對策分析
(一)合理安排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
幼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體育活動時間應該保持在每天一小時以上。因此幼兒園應當充分保證幼兒的體育活動時間,合理安排好幼兒的體育教學。但是同時幼兒體育教育也應當把握好其中的“度”。既要保證幼兒的體育活動時間,又要對幼兒的體育活動進行充分的安排。首先要做的便是調整好各項體育活動之間的時間間隔,讓孩子既可以有充沛的精力和注意力去面對體育活動,又可以使體育活動的開展達到理想的效果。據相關研究表明幼兒的集中注意力時間成拋物線狀,所以在安排體育活動時應當保證對此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幼兒體育活動時間太長會讓幼兒產生疲勞感并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對孩子的身體狀況也應進行充分的考慮。這樣一來,可以對幼兒的體育活動做如下的安排:早上帶領孩子做10~20分鐘的早操,讓孩子舒展身體,呼吸新鮮空氣;上午和下午的大課間帶領孩子做做游戲,讓孩子放松一下心情,使大腦可以更加活躍;午睡過后帶領孩子進行一些較為緩慢、柔和的體育活動,讓孩子消除污水過后帶來的疲乏感;晚上放學前讓孩子們自由玩一些體育游戲或是小型的體育器械,使孩子心情愉悅。同時應當將這些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學安排場地,有效利用器材
根據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等特點使得幼兒體育活動應當以游戲體育為主。那么在幼兒園場地有限,器械有限的情況下,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其場地和有限的器材去安排盡可能多的游戲,以使得幼兒的體育活動可以更加豐富多彩。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老師可以將體操、游戲、器械活動合理的進行安排,進行科學的分配,或是將他們進行融合。例如在進行體操鍛煉時我們可以教學生一種集體
舞蹈,讓學生拿著手絹或是小扇子跳舞,并在其中加上一些有趣的動作,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我們可以讓器材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我們可以將布偶藏在教室的某一處,然后讓學生們玩“密室尋寶”,讓學生玩帶球跑等游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育活動效率,還會使孩子愛體育,自覺的進行體育鍛煉。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指導作用
首先,老師應到充分認識到幼兒在體育教學中所發揮的主體作用,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需求為主,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來進行下一步體育活動的安排。其次,老師也應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所處的主導作用,要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去,引導孩子去進行正確的體育鍛煉,并在活動中幫助和指導幼兒。當幼兒不能很好的進行某項體育活動時老師不能一味的去批評他們或是當“甩手將軍”。而是應當去耐心的鼓勵他們,和他們一起去找出問題的原因,共同努力去克服。最后幼兒體育老師也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幼兒體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掌握幼兒體育鍛煉和發展的規律,去有計劃的指導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在這期間幼兒教師還應到將體育鍛煉與幼兒的身體發展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在完成幼兒身體鍛煉目標的同時促進幼兒的全面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小河中心幼兒園江蘇】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 幼兒園戶外體育器械的反思
• 淺談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的創新
• 關注幼兒可持續發展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
•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現狀及研究
• 幼兒園體育課程設置與執行情況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 試論如何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
• 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現狀及對策
• 幼兒園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研究
• 挖掘農村資源,積極開展農村幼兒園體育活動
• 幼兒園體育課運動量的調查分析
• 幼兒園體育教學的幾個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