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性體育環境 我園以綠色為幼兒園的主打色調,體現健康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以運動項目圖案為元素裝飾大門,簡潔流暢地凸顯運動的基本內容,而門廳里的“我運動、我表達、我快樂”,充分彰顯了我園運動特色課程和語言特色教育兩者的融合。
教學樓的內走廊則是凸顯我們特色內涵的又一個窗口。如:底樓走道我們以認識運動明星為重點;二樓走道以了解運動項目的起源和運動的規則為重點;三樓走廊以“哈哈電視頻道”為載體,讓孩子聊聊體育新聞、說說運動小故事、講講運動小游戲。
戶外運動區域游戲環境
我們利用園內的環境條件,合理布局和規劃場地,嘗試將運動區域劃分為以操場為主的主場地區域、以草地為主的草坪活動區域,以及以樓頂平臺等為主的拓展運動區域。在這些大區域中,又劃分若干小區域,設置滿足不同幼兒發展需要的運動環境,實現環境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情境二:采蓮藕。孩子們在長長的板凳路上推著輪胎行進,玩“采蓮藕”的游戲,一個孩子采起“小河”里的蓮藕,交給前面滾輪胎的孩子,前面的孩子將蓮藕放進輪胎,穩穩地推著向前走,將蓮藕送到目的地。
一、情境性運動環境的創設
以操場主場地活動區域為例,其中又分為跑跳區、投擲區、平衡區等,在這些區域游戲的設計中,我們非常注重情境性環境的創設。
情境一:小小雜技員。孩子們手撐小花傘,模仿雜技運動員,借小花傘保持身體平衡,穩穩地走過獨木橋。
情境三:墊球。高高的PVC球架上懸掛金黃色的太空球,孩子們來到球架前,玩墊球游戲。
情境四:小松鼠。孩子們來到椰奶罐制成的障礙物前,雙腳并攏,越過障礙物。
情境五:小傘兵。孩子爬上木梯,跳下后側身滾過海綿墊子,再爬上高高的人字梯,縱身跳下后側身滾過海綿墊子,在情境中鍛煉從高處往下跳和側身滾的能力。
情境六:小小郵遞員。孩子們背著“郵包”,騎上跑冰車,學小小郵遞員去送信,途中將一封封“信件”按數字、圖形組合等標記送入相應的“郵箱”。
情境七:肯德基宅急送。幼兒騎著童車,按照送貨單將一份份“肯德基美食”送到相應的小動物家。
二、野趣性運動環境的創設
我園的兩大草地特點各異,東草地有樹林、小溪,西草地有健康路和戲水池,兩草地之間由葡萄架隔開,我們根據其不同特點分別設置富有野趣性的活動情境。
情境一:幫鳥媽媽送蛋。我們根據小樹林的特點,提供了麻袋迷宮路、紙箱隧道、竹梯、網兜、掛在樹上的烏窩、紙質鳥蛋等。孩子們用網兜從小溪中撈起鳥蛋、鉆爬過麻袋迷宮路以及紙箱隧道,到達鳥媽媽家,互相幫助攀登上竹梯,將蛋寶寶送入鳥窩。
情境二:小猴暢游花果山。我們根據葡萄架的特點提供竹竿、秋千、小推車等主要運動材料,增設了香蕉、糧食、糧倉等輔助物,幼兒扮演小猴攀上秋千練本領,爬上竹竿采香蕉,登上山頂去運糧……為了更好地利用環境,我們還將幼兒園原有的環境進行改造,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改建一:健康路。我園的東草地相當寬大,除了戲水池和一些供孩子認識、觀賞的花草外,別無他物。我們結合孩子運動的特點,對健康路進行了改造,增加了高低不一的木梯、獨木蕩橋、輪胎路、鐵絲網,等等。
改建二:碉堡。健康路建成之后,我們又通過論證和規劃,在健康路的頂端建造了一座碉堡,為組織孩子開展富有野趣的軍事游戲提供了條件。
改建三:戲水池。我園的戲水池在夏天是孩子的活動樂園,但是到了冬天卻由于氣候原因而擱置不用。為了充分發揮其功能,我們利用該自然資源設置了水上鐵索橋和空中隧道,再將旁邊閑置不用的休閑區進行改造,用農村特有的自然物,如麻繩、竹竿、廢舊輪胎等設置了一整排特點各異的攀登架。我們還利用樓梯將其和旁邊的碉堡連成一體,使之成為幼兒園最亮麗的運動環境。“勇敢者之路”游戲便在此展開:利用改建后的健康路、碉堡、戲水池等資源以及輔助物長城、軍用背包、皮帶、手榴彈等,孩子們走勇敢者之路:登碉堡、扔手榴彈、爬云梯、攀竹竿、登軟梯、走懸于水池上的鐵索橋,營救小動物。
【彰顯幼兒園課程特色的體育環境】相關文章:
• 河北省幼兒園體育游戲開展現狀調查研究
• 淺談幼兒園體育器材的有效投放策略
• 幼兒園體育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
• 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的創新
• 幼兒園體育自主游戲初探
• 淺談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
• 瀘州市城區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調查分析
•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組織
•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學案例
• 幼兒園體育教學的幾個問題探討
• 幼兒園教師體育教學的探討
• 幼兒園情境式體育游戲的魅力